一直以來,覺得有個茶很神秘,就是那罕茶(又叫娜罕)。以前沒有小茶區的概念時,不管是勐庫的茶、鳳慶的茶還是邦東的茶,都叫臨滄茶。不管是昔歸茶、那罕茶還是曼崗茶都叫邦東茶。
后來小茶區山頭茶流行,臨滄茶中除了滇紅和冰島出名稍早外,隨后大名鼎鼎的昔歸茶迅速躥紅,后來了解到昔歸茶的所在地是邦東鄉,08年前后又出了個那罕茶,在2010年時已經名在外。如果給邦東鄉這三款茶排名,昔歸是老大,曼崗是老三,那罕無疑已經成為老二了。昔歸名氣大,品質也最高,但是產量較少,于是以前市面上大量的昔歸茶出自老二老三的原料,后來老二又出名了,又有人用老三的料來充老二啦,現在如果還有人用老二那罕的料來冒充老大昔歸,據說這算是“厚道了”!
等親自走了一趟邦東茶區,我更是納悶了:那罕和傳統的邦東茶——曼崗兩地雞犬相聞,相隔很近。海拔區域相同,界線很難分清,是什么原因讓這個茶從曼崗茶中脫穎而出的呢?
其實,那罕茶如此牛氣,源于它有四絕:
?
【一絕】:貢茶身份
但凡名氣大的茶,都有個特點:在歷史上總會與貢茶、古道、商號、文獻中的一樣粘上邊,那罕這個茶之所以在邦東乃至臨滄名茶中排上號,也與其身上貢茶的身份分不開。
和昔歸早年成為當地的“縣委茶”不同,事實上那罕的成名更早,那罕在清朝道光至咸豐年間連續十二年被選作貢茶進京,被盛譽為茶魁之首。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八月,林則徐主持云南鄉試,楊國翰中第42名舉人,因而與林則徐有師生之誼。1826年,楊國翰回故里接母親到海鹽侍奉,因其母好飲家鄉茶,楊國翰就遍托鄉親盡選家鄉好茶孝敬母親,后來選定了名揚鄉里的那罕茶供其母飲用。
1828年道光皇帝在京城召見楊國翰,楊國翰獻上那罕茶餅。道光皇帝飲后隨口說道:“這楊國翰獻的茶,顏色雖然淺淡,卻令齒頰生香,回味甘醇。”林則徐當即回答:“回皇上,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啊。”道光帝聽后哈哈大笑,連稱好好好。遂將此茶封為貢茶,并作為御前議政大臣的例茶長達12年。楊國翰去逝,貢茶失繼,貢茶的故事卻在民間流傳下來。在沉寂了百年之后那罕茶因其卓越品質,被更多愛茶人鐘愛。尤其是在對品質有更高追求的今天,那罕成為了邦東茶區僅次于昔歸的第二貴茶。
?
【二絕】:樹齡平均
云南很多茶山,有樹齡很高的古樹,但很少集中、連片的,大多數幾百年的古樹,和數十年、七八年的大樹和小樹混生,那罕茶園三百年以上的古樹很少,古樹基本以樹齡在100-200年之間大樹茶為主,樹齡較為平均。
傳統的那罕茶區主要分三片:那罕大溝片區,這一片區產量約占那罕茶的2/5;那罕和小曼崗交界處,產量也略占2/5,這一片全都是百年以上的老茶樹;下那罕和其他片區的零星茶樹產量約占1/5。傳統的那罕茶區毛茶年產量6噸左右,春茶約2.5噸,基本無小樹。
所以,那罕境內,小樹充古樹的現象不多,除非從外地混入,這實際上從品質上保證了一些那罕茶的純度。
?
【三絕】:石上生茶
陸羽《茶經一之源》中如是記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宋子安《東溪試茶錄》中也云:“茶出壑嶺斷崖缺石之間,蓋草木之仙骨”。那罕的大多數茶樹就生長在亂石夾縫中,石下又是深厚的土層,正是“爛石產好茶”的典型代表。
邦東大雪山雪水的滋養,瀾滄江邊高山峽谷氣候,云海升騰,迷霧繚繞,那罕茶已經得天獨厚,加上當地土質是紅土爛石土,茶樹和其他灌木雜林混生,那罕茶更顯得絕世不凡,不僅具有優質古樹茶的山野氣韻,還多了一層難得的巖韻。
?
【四絕】:紫芽奇葩
傳統紫芽是指茶樹因季節和產地而出現變異芽體,茶樹的幼嫩芽葉呈紫色。“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杜牧當年見紫芽而歌詠,踏露摘下,“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一幅田園畫卷。陸羽曾言“紫者上,綠者下”,來贊賞紫芽茶的品質。
紫芽茶的芽葉呈紫色是因其花青素含量較高所致,在綠芽茶中占0.01%,紫芽茶中可高達0.5%-1%,,為一般茶葉的50至100倍;而花青素是多元酚類化合物的一種,也是重要的植物色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保健效果,可抑制脂質過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降低人體內自由基的氧化傷害。
一片茶林中出現紫芽的樹很少,一株古樹上紫芽者也不多。 那罕茶山面南背北,與瀾滄江直線距離 3-4 公里,茶樹 30% 以上為紫芽,每天日照時間達到 10 小時,夜沐江露。紫茶,被冠上茶中極品。
那罕茶身兼古樹、貢茶、巖韻和紫芽“四絕”,想不出名都很難了!
本文原創 作者:刀哥/ 編輯:精靈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普洱茶吧微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