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論壇期間,來了很多人,無論專家,茶廠茶商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普洱茶到底怎么了?
大廠玩炒茶、老茶玩拍賣、新茶玩概念、茶商玩預定、文化靠大師、產品靠青柑、營銷靠直播... ... 普洱茶行業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
然而,無論是產品的噱頭還是文化的噱頭,再度出現“32萬老班章”事件的盛況已然難現。
是品牌出了問題?
是銷售手段不夠?
還是純料不夠純?
茶行業每天都有人自問。
論壇間歇,我讓大家思考了三個方向的問題,大益跌破發行價,雨林老班章村民被代言,茶博會空前熱鬧也空前無利。此三者,某種意義上而言代表了產業現狀。
此三者,剛好是茶界生態的三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情況表明了,玩茶葉增值,好喝才重要,是第一位的,增值是第二位的,茶好喝,才能實現真實的流通,才能實現價值的創造,而不是在勐海茶倉到芳村茶倉之間做轉移游戲,茶倉轉移的“流通模式”,并不能讓茶葉實現周期性的循環,那就不過是一種龐氏游戲,上家贏,下家輸,莊家通殺,散戶通賠,不過如此。
當然,茶葉“增值”,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事實,不可否認。因為貨幣在貶值,即使不升值,貶值了即意味著“升值”了,但是,20元/公斤的毛茶,出廠賣800元,市場炒高一倍要1600,這與大宗貿易的商品價格脫離太大。
大廠量大,應該實現的是低價做量,做入門者的生意。然而,市場反之,大廠的價格被迅速炒高,然而接盤者倉儲已滿,舊茶又難以真正實現消耗,茶品的體系循環不實現,韭菜當然就難以為繼。
第二種情況是市場的普遍現象,大廠做純料原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純料茶是小眾市場,以大品牌去對應小眾市場,要么就是成本高企,遠遠脫離市場接受的價格,要么就是摻料的結果,成品自然難以到達發燒友玩家的高度。
當然,現在的小眾發燒友直接上山收鮮葉的方式仍然存在問題。毛茶雖然也可以作為成品直接飲用,但是,由于無法追溯,所以,安全的保障會是個問題。舉個例子,現在的食品農殘標準不高,如果N年后大幅度接近歐盟標準,那么,市場上很多茶品都可能無法過關,生產廠家尚有追溯的余地,余者則無。
第三種情況存在多年,茶博會隨著網絡的沖擊實際存在的意義早就不大,展示的品牌既無法實現銷售,也無法招收加盟商,不過是一種“存在”展示,不過是各地的一種“政府展會經濟”。
?
總體來看,無論是品牌茶還是山頭茶,茶難賣,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
來源: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