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刀哥?
普洱茶界很多茶人,茶商和藏友反應:“臨滄普洱茶后期陳化效果不佳,存放價值不如其他產區的。”
那么,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還是一種誤會呢?
歷史的誤會
關于臨滄茶,恐怕現在名氣最大的就是冰島了,滇紅當然也不弱,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原產地也在臨滄,以為滇紅就是云南產的紅茶,就像云煙被認為是云南產的煙的統稱,渾然不知還有一種品牌叫云煙,一種品牌叫滇紅。冰島出名后,帶動了周邊勐庫各寨的山頭茶,這下勐庫出名了,但外人只知有勐庫,不知有雙江,或者認為勐庫比雙江大。這一系列笑話反映出一個問題一一臨滄茶宣傳不夠!
臨滄風光,圖片來源網絡
好在現在進入網絡時代,信息傳播快,于是冰島在前,勐庫跟上,昔歸趕來,于是臨滄茶出名了,臨滄也出名了。從勐庫到邦東,從鳳慶到永德,從冰島到小戶賽,從昔歸到忙肺,一下子冒出上百個山頭,數十個名茶,牽一發動全身,冰島的出頭帶動了整個臨滄沉沒許久的茶產業。
對臨滄茶,贊賞之聲有之,質疑之聲有之,其中質疑最多的就是臨滄茶的后期陳化問題,因此,對臨滄茶品質的鑒定與評價特別是對其后期陳化的價值評估,即成為當下需要迫切撥亂厘清的問題。
對一種茶的價值評估,不外乎原料和工藝,對普洱茶,則需加上一個指標一一倉儲,那么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分析下臨滄普洱茶的后期陳化問題。
原料無問題
很多茶商和茶友很主觀和狹隘地將臨滄茶的陳化問題歸結為原料有問題。
那我們就來看看臨滄茶的原料是什么情況:在云南,古茶樹群落較為集中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三大茶區。臨滄因緊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茶資源豐富,是普洱茶原料的最大產地,境內共有茶園總面積130萬畝,其中,野生古茶樹群落40萬畝,栽培型古茶園65萬畝,有樹齡上千年、世界上海撥最高、面積最大的野生茶樹群落,有最古老的3200年的鳳慶香竹箐古茶樹和2500年的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王,堪稱是世界古茶樹的搖籃。云南省的三大國家級群體良種(勐庫大葉種,勐海大葉種,鳳慶大葉種)就有兩個源自于臨滄。早在1982年我國著名茶葉專家吳覺農曾提出在臨滄建世界一流的大茶園,打造天下茶倉的構想。
勐庫大葉種芽頭,圖片來源網絡
臨滄茶普遍茶芽肥厚柔嫩,內含各種豐富物質,有益化學成份含量高,茶葉內含成份分析檢測結果數據均達到2008年12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2111-2008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標準值含量要求。
勐庫大葉茶葉片特大,長橢圓或橢圓型,葉色深綠,葉質厚軟。芽葉肥壯,黃綠色,絨毛特多。春茶一芽二葉干樣約含氨基酸1。7%,茶多酚33。8%,兒茶素總量18。2%,咖啡堿4。1%。適制云南普洱茶和紅茶、綠茶。”
永德大葉種是省級群體良種,一芽二葉茶多酚含量34%。咖啡堿4.1%,水浸出物45%。
邦東大葉種,一芽二葉含氨基酸 1.7%,茶多酚33.8%,咖啡堿4.1%,兒茶素總量18.2%,收斂性(茶氣)特強,濃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種。中國茶葉科學研究所測定,邦東一帶的茶葉,茶多酚、咖啡堿、水浸出物等茶的重要理化指標含量優于其它茶區,條索粗壯、茶氣醇烈、湯色金透、經久耐泡,是云南普洱茶中獨一無二的佼佼者。
那么,為何貴為天下茶倉擁有如此豐厚質優的臨滄,為何還有對它的原料提出質疑呢?
原因在于前文所述的對臨滄茶宣傳不力:
1、歷史上臨滄茶便不受待見。一個地區的茶要出名,至少俱備四個條件:貢茶、古道、商號、文字至少占一樣,先說貢茶,臨滄茶史上鮮有貢茶,明代,冰島是當時勐勐土司專享的貴族茶園,這就沾了貢茶的光,但云南茶區歷史上只要向頭人、貴族、政府部門專供的茶都叫貢茶,且這僅僅然冰島茶在小范圍內出名,很難惠及整個臨滄茶。
再說古道,云南區域的茶馬古道五條主干線,唯有往滇西(滇藏茶馬古道)的這一條在風慶經南澗到下關的順下線與臨滄沾點邊,其余都是擦邊而過。
魯史古鎮
再看茶莊商號,古往今來,只知有景谷、普洱、易武、勐海,鮮有人提緬寧。
茶馬古道線路圖
?
最后看文獻記載,樊綽提的“古銀生城界”,大家了解的都是景東、普洱、版納一帶,專家考證臨滄也在其中,那請問文字在哪里?南詔七節度中的銀生節度所轄,并無臨滄。冰島茶雖有“引種”文字,但地方縣志不足以掀起波瀾。
2、現代臨滄茶出名太晚。
冰島出名了,但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兒呢?10年前我要提冰島,你可能認為說的是那個北歐小國吧。
由于歷史上臨滄茶宜傳不力,導致世人不知臨滄有好茶,或者不知喝到的好茶是臨滄原料制成的。
在老一輩茶人的著述中,多次提到臨滄茶,諸如:“1902年,用臨滄曬青毛茶生產的云南沱茶問世了。1916年,以雙江勐庫原料為主料制作的沱茶出盡風頭。下關茶廠的前生—永昌祥生產沱茶的原料配方比例為:勐庫60%取其味;鳳山20%和博尚10%取其香;景谷10%取其型。”
臨滄生產的頂級滇紅
由于現代臨滄茶出名較晚,以臨滄茶為原料加工的普洱茶要么用于其它地區的成品加工而不提臨滄兩字,要么以臨滄茶原料加工的普洱茶樣存期太短,不足以作為評判陳放價值的證據。
原勐海茶廠廠長鄒炳良自述:“當年勐海一帶大面積茶園茶用來做了紅茶或綠茶,勐海茶廠毛料收不夠,40%的曬青毛茶從臨滄收購,臨滄茶滋味濃、茶氣足……”從計劃經濟年代一直到現在,勐海下關兩大茶廠及一二線茶廠普洱茶原料,臨滄茶原料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一邊喝著臨滄茶,一邊貶低臨滄茶,是不是顯得十分滑稽可笑。
工藝有原因
從普洱茶的陳化機理來看,除了原料因素外,工藝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大因素。
臨滄在制作曬青茶方面要滯后于版納和普洱。計劃經濟年代,臨滄茶又多以紅茶和綠茶為主,曬青茶制作相對不多,所以,造成了近些年來臨滄地區制作出來的普洱茶,多存在著“紅茶化”和“綠茶化”的痕跡,導致其制作出來的普洱茶后期存放湯薄味寡,澀滯鎖口,香氣渙散,返苦回澀等等不良表現。
茶葉的揉捻
早幾年,就是如今聲名在外的昔歸茶,當地老百姓滾筒殺青機制作出來,墨綠墨綠的,一喝香高湯清,綠茶化非常嚴重。冰島茶紅梗暗葉,一喝香甜湯粘,紅茶化非常嚴重。早幾年的臨滄茶普通存在類似問題。對于茶葉專業知識了解不深的茶商、茶友,那是非常好喝嘍,但這樣的茶要存下去,怎能不香氣渙散,薄湯寡水?更有不少老百姓制作出來的茶葉,多是烘干機烘干而非太陽曬干。近年來,更有甚者為了追求新制茶品即適口好喝,和用臺地茶重萎凋,低溫長時間悶炒,提香,降苦澀,輕揉捻假冒古樹茶,剛炒出來的濕茶坯熱悶等等花樣百出。這肯定嚴重影響茶品后期轉化,這樣制作出來的茶葉還怎能越陳越香?!
一款品質優良,能夠越陳越香的普洱茶,原料是基礎,工藝是關鍵,臨滄當地制作的一些普洱茶,工藝環節沒處理好,成品品質必然不佳,這樣“有問題”的普洱茶存放再久,也談不上越陳越香了。這也是給一些茶友造成“臨滄茶存放效果不佳”的錯覺原因之一。
倉儲很無奈
對普洱茶后期陳化的影響,倉儲顯然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普洱茶的倉儲,談最多的是干倉和濕倉,昆明倉和廣東倉。為何不提勐海倉、易武倉和臨滄倉呢?原因在于,作為原料主產區的勐海、易武和臨滄,加工出來的普洱茶,原則上是要立即處理完變現,要么立即被顧客購完拉到各地,要么拉到昆明儲存,很少有留在產地儲存的。勐海有大企業和品牌茶廠支撐,可以留老料儲存,易武有老字號茶做參考,而臨滄卻沒有一家叫得響的字號,自然也難留下的字號級老茶,也沒有本地儲存的各年份茶樣做參考,本地茶品要么就地變現售光,要么將毛茶銷往其它地區變成其它倉,很難找到純粹的臨滄倉的年份茶。實際上結論就是:很少有人做這方面的嘗試,或者已經有人在做,但結果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對于倉儲,市場上爭議較大的是:干倉和濕倉之爭,昆明倉和廣東倉之爭。
從普洱茶陳化機理看,干倉和濕倉是普洱茶的兩種不同保管方式和保管環境,片面強調或推崇那種方式,都是不正確的。有的干倉濕度太小,茶品轉化緩慢,等于扼殺了普洱茶后期轉化的條件,使其停滯不前毫無活力生氣;有的濕倉人為干預過甚,急于“熟化”出貨,溫濕度控制不好,茶品消極轉化,導致霉變,自然給人造成濕倉茶不能喝的印象。如果了解普洱茶陳化機理,只要方法正確,控制好溫濕度,適時通風透氣,讓茶葉在存放中有伸有縮,濕倉也是好倉,也能陳化出好茶品。
專業的廣東倉儲
關于昆明倉和廣東倉之爭,首先源于云南、廣東兩地茶人茶商對于普洱茶的價值理念上的差異,云南占據原料資源市場,廣東占據成品消費市場,云南人看中普洱茶的潛在價值,希望細水長流,廣東人更看中普洱茶的當下商機,于是形成了昆明倉和廣東倉兩種流派。又由于07年炒作事件中受到廣東商人傷害,云南本地茶商對潛意識廣東有一種就排斥和抵制的主觀心理,導致兩種流派互懟,不能兼容。
從存放效果來看,昆明倉太干,陳期太長,廣東倉過濕,普洱茶陳化夠快,但也有風險,處理不當或霉變或影響品質,并不十分有利。
市場上有一種現象:經常有普洱茶品在廣東和昆明兩地之間來回流動,原因是廣東茶商將在當地存過一段時間后的茶品(轉化過快)換到昆明擺放一段時間(類似退倉),反之,昆明茶商將在昆明當地存過一段時間后的茶品(太干轉化慢)換到廣東擺放一段時間,也有的是同一個商家在兩地都有倉庫,自己在內部進行換倉處理。
分別存放在昆明和廣州的生茶的茶湯變化
事實表明普洱茶存放的實際陳化效果看:無論是昆明倉還是廣東倉均不理想,臨滄屬亞熱帶低緯度山地季風氣候,區內海拔高低懸殊大(450-3504米),立體氣候顯著,臨滄市海拔1180,溫濕度適中,是普洱茶存放的絕佳之地,可惜由于上述的種種原因造成沒有可供選擇的足夠年份的茶樣來驗證,殊為遺憾。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