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是普洱茶中重要的茶類,因滋味醇厚、茶性溫和等特質廣受喜愛,品飲之人越來越多。實際上,普洱熟茶出現不過短短幾十年,相較生茶制作多了人工發酵工藝,口感上也變得更容易讓人接受,適宜人群更廣。現在,我們就走進熟茶,看看熟茶發酵工藝歷史。
普洱熟茶發酵工藝始于廣東
清朝末年至解放前期,有茶商將曬青茶放入濕度較大的地窖自然儲舊,或將曬青原料加水濕潤后裝包放入倉庫儲存,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且定期倒出來翻包透氣、散熱,歷經一兩年時間的后發酵過程始能銷售,此類茶冠名為“普洱茶”,原料也不限于云南一地,有廣東青、廣西桂青等。
新中國成立后,消費者喜歡喝有陳香、茶湯紅濃、滋味醇和的普洱茶,令普洱熟茶消費需求增加。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進行了大量加速發酵實驗,歷經兩年的反復比較,于1957年春夏之交時成功生產出第一批人工加速后發酵的普洱熟茶,使普洱茶生產方法由過去長時間自然儲舊發酵變為人工加速發酵,生產周期由一兩年縮短至兩個月內完成,實現普洱茶生產的大飛躍,從此開始了普洱茶的工業化生產。
普洱熟茶發酵工藝傳播到云南
普洱熟茶的制作技術,后來是怎么傳到云南的呢?
云南茶葉公司(即現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從1950年起,一直按計劃供應青毛茶原料給廣東。1970年,云南茶葉公司提出到廣東學習普洱茶生產技術。經協商,1973年云南派出由勐海茶廠鄒炳良、昆明茶廠吳啟英、下關茶廠曹振興等人組成的學習小組到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學習普洱茶生產技術。當時技師陳佩仁認為自己解放前就實驗過發酵茶,向茶廠申請用自己的傳統方法,用一噸青毛茶率先生產出當代最早得到渥堆熟茶。
普洱熟茶“渥堆發酵工藝”終于在昆明茶廠誕生,發酵時間由自然發酵的幾年、十幾年縮短到45天左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普洱茶的品飲質量,從而使普洱茶大規模工業化生茶成為可能,至此以后,云南也開始了普洱熟茶的工業化生產。
普洱熟茶發酵工藝傳播
1973年以前,云南沒有生產普洱熟茶的相關歷史記載,史料記載的“普洱茶”意指普洱來的茶,云南當地人把曬青茶叫青茶,或稱春尖、春蕊、春芽、甲配等。曬青茶壓制的餅茶、沱茶,只稱青餅、青沱或七子餅。
相關資料顯示,自1973年云南學習廣東制作普洱熟茶工藝后,云南才出現普洱餅茶和普洱沱茶的稱謂。1975年,勐海的普洱茶基本成型,他們的七子餅開始批量出口。1975年,下關創制渥堆制作的出口沱茶7663,由于1976年以后大量出口法國,也被坊間稱之為銷法沱。1976年昆明茶廠開發出新產品7581熟茶磚,使普洱熟茶制作工藝得以廣泛傳播。
自此,普洱毛茶通過“渥堆發酵技術”轉化變為熟茶的歷程基本完成,之后就是后來人對“渥堆發酵技術”的完善和探索。
回顧普洱熟茶的發展歷史,發現熟茶是在不經意間被提升工藝技術,并不斷研究總結,經過科學的實驗與實踐,最終形成現代的普洱熟茶發酵工藝,極大縮短了人們飲用普洱茶的時間,也呈現出了獨特的風味,讓更多的人認可和喜愛普洱茶。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