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武是六大茶山之一,六大茶山是享譽中外的“普洱茶”的原產地,而易武更是種茶、制茶和銷售茶葉的中心。宋朝時,當時六大茶山所產的茶葉已遠在廣西進行茶馬交易。據史料記載,明代以來,商賈、民眾出資出力修路架橋,開辟茶馬古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開辟易武至思茅主要通道,普洱府向清朝廷上貢的“女兒茶”,也是從這條驛道運出。道光十年(1830年),在磨者河上首建永安橋,連接易武和倚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建由易武經倚邦至思茅的茶馬古道。從此,普洱茶內銷思茅、元江、石屏、昆明等地,一部分銷往西藏。
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發源地之一,隨著茶產業的興起,茶馬古道應運而生。易武作為古代六大茶山茶葉的集散地,歷史地成為了茶馬古道的起點之一,形成了以易武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的格局,分別通向北京、西藏、泰國、老撾、緬甸、越南和印度。除了進京和進藏的2條線路外,其余都通向了毗鄰的國家。有一條擁有悠悠近2000年歷史的古道,起源于西雙版納,也一度延伸到東南亞以及南亞,它不僅見證了普洱茶貿易的盛衰,更推進了古遠的民間國際貿易。
易武盛產茶葉,乃普洱茶古代六大茶山之一。隨著茶葉產業逐步興旺,明清時期,商賈、民眾集資投勞修路架橋,開辟茶馬驛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開辟易武至思茅的古驛道,全長535華里,是六大茶山通向思茅、普洱的第一條石板鋪就的“茶馬古道”。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通由易武經倚邦至思茅的青石塊鋪成的道路,路面寬3~4尺,全長470華里。民國年間,歷任鎮越縣長下令各區、鄉組織義務民工整修,以縣府治所易武為中心,通往各區、鄉的便道。至1949年,易武通往國內主要驛道有7條,總里程2875華里。通往老撾的有4條,總里程1480華里。由于年久失修、交通改道等原因,現在只有少部分殘留下來。如今易武鄉境內尚且保留的青石板茶馬古道有19段,總長10617米左右。
清朝末年,民國初期,大量漢人進入易武經營茶業,使易武茶業市場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許多茶莊紛紛停業,易武茶業走向衰落。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普洱茶再次名聲鵲起,沉寂多年的普洱茶傳統加工作坊紛紛涌現,傳統制茶工藝繼續傳承。
易武茶馬古道形成原因
唐人樊綽在《蠻書》中曾寫道:“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銀生城”指的是唐南詔所設的“開南銀生節度”區域,轄今景東、景谷、普洱,西雙版納。成書于清嘉慶時期的《滇海虞衡志》記載:“普洱茶所屬六茶山,一日攸樂、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蠻耑、六日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足見當時茶業之盛。道光及光緒本《普洱府志》,則以攸樂、倚邦、莽枝、蠻湍、慢撒、易武為六茶山,去革登而新增易武,革登茶業產量,當時可能已衰落,由易武取而代之。易武海拔較高,最高處達2000多米,產茶各山,干季期間,晨霧甚濃,日中方散,霧凝如雨,茶樹賴以滋潤,茶質優良。據當地人的講述,易武土著民族在東漢末年將野生茶樹引為藥用,并從藥用變為飲料,發展成主要的經濟作物,投入市場交易,但沒有史實可考。然而,易武在唐朝時開始大量種茶,卻有據可依。據李石續《博物志》,認為“茶出銀生諸山,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樊綽《蠻書》約成書于唐懿宗咸通四年,后于《茶經》面世一世紀,此當為易武產茶的最早記錄。易武茶業經唐、宋兩代的發展,已成為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形成茶產業。到了元代,因為戰爭和疾病的危害,土著村寨大量遷并,人口逐年減少,茶業也隨之衰落。明朝茶業有所恢復。明末清初,內地人看到易武土地肥沃、氣候宜人以及發展茶業的巨大潛力,相約遷居易武,特別是石屏人大量遷居而來,掀起了“奔茶山”的熱潮。石屏人遷居易武后,不僅恢復了荒廢的茶園,還新墾種植了許多新茶園,使易武的茶業開始復蘇并迅速發展起來,成為有名的萬畝茶園和萬擔茶的主產區。茶葉的加工也從加工散茶轉向加工成型茶,分別制成元寶茶(七子餅茶)、長方形茶磚(磚茶)和團茶。其中以圓形餅茶最為出名,曾一度揚名海內外。茶成為易武人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清嘉慶至道光年間,茶業發展達到了頂峰。據李拂一先生著《鎮越縣新志稿》載:“清嘉慶、道光年間是六大茶山最輝煌的時期,易武茶山年產曬青毛茶7萬擔,最高時達10萬擔。”茶業的發展,使當地人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呈現出蓋樓房、建寺廟、辦茶莊、開店鋪、辦學堂、筑路架橋的興旺發達景象。至今還保留有大量的古茶園、古建筑、茶馬古道等文化遺產。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