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天方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孝和接受了記者采訪:在本次人代會上,鄭孝和建議中國茶要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茶企“走出去”重振中國茶輝煌,讓茶葉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先行官和受益者。
?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建設”。這讓全國人大代表、天方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孝和看到了中國茶企業大有可為的前景。
?
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鄭孝和說,中國是茶葉原產國,也是茶葉大國,是最早發現和種植茶葉的國家,茶葉由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絲茶之路始于西漢,漢武帝派出使者與南洋諸國貿易往來,其中茶葉、絲綢和瓷器是重要物品。大唐時期茶葉通過海路運往日本、韓國。明朝時期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船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茶帶到東南亞、西亞和非洲東海岸國家。十七世紀中國茶開始運銷歐洲大陸。從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而中國則是唯一能出口茶葉的國家,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著作的《綠色黃金:茶葉帝國》一書中說道:只有茶葉成功地征服了世界”。
?
鄭孝和認為,目前中國是產茶大國,卻不是產茶強國。新一輪開發的戰略機遇到來了,國家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茶產業應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借船出海。
?
他說,200多年前,安徽名茶‘霧里青’就曾隨當時瑞典最先進的遠洋商船‘哥德堡’號漂洋過海。從某種意義上說,絲綢之路也是‘絲茶之路’。所以,當前在國家大戰略的推進過程中,徽茶企業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
鄭孝和認為,由于歷史的陳因,目前,中國是產茶大國,卻不是產茶強國。目前,中國名茶盡管在世界享受很高聲譽,但仍缺少“叫得響”的品牌,“現在我們國家的茶葉出口主要還是以原料為主,經加工出口到國外后經常‘搖身一變’,成了洋品牌,很多‘老外’甚至都不知道喝的是中國茶。那么,包括徽茶在內的中國茶企要在世界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一定要強化品牌意識,突出茶文化,讓出口的茶葉產品打上真正的‘中國’LOGO!”
?
鄭孝和說,在去年的人大會議期間,他就提出將中國茶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因為在他看來,茶文化的興盛不僅著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的回歸,也意味著中國茶葉在國際舞臺的自信與自強。
?
為此他建議:國家在制定“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時,要將茶產業納入重要規劃之中;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鼓勵茶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積極參與到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中;鼓勵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從原料茶出口轉型升級為品牌茶出口,從輸出茶到輸出茶文化并舉,重振中國茶葉輝煌。(完)
?
延伸閱讀>>>全國人大代表鄭孝和:扶持茶產業健康發展
?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
問:我國茶產業是一個什么樣的現狀?
?
答:近年來,各級政府積極扶持,茶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我國茶園面積和產量均為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茶園面積不斷增大,產量不斷增加,茶葉市場出現供大于求局面,茶農增產不增收,種茶收入不如外出打工,導致茶農種茶積極性不高,部分茶園拋荒,茶園用工不足。
?
問:茶產業競爭力不強的原因有哪些?
?
答:造成產能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是投入結構不盡合理,產業政策偏重于茶產業前端茶園建設。而茶行業整體經營困難,茶葉滯銷,庫存積壓嚴重,生產成本日益增大,企業虧損嚴重。二是我國很多地方處在有名茶、無名牌的“有名無姓”時代,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茶企普遍規模較小,企業知名品牌較少,而且大多企業沿襲傳統生產方式,缺少核心競爭力和附帶價值。三是有的茶農采用除草劑代替人工除草,夏秋茶農藥有超標現象,茶葉品質受到影響,市場競爭力不強。
?
問:對此,你有什么建議?
?
答:建議不斷延伸茶葉產業鏈,加工由粗向精、深拓展,增強創品牌意識,提升茶葉的附加值。政府的茶產業扶持政策,要向產業鏈后端傾斜,優化投入結構,壯大茶企實力,帶動市場銷售。積極鼓勵企業科技創新、更新和改造生產設備,加大對科技創新的獎勵。鼓勵企業加強品牌和文化建設、積極開拓市場,在專營店建設、產品進商超、網上電商經營等給予加大扶持政策。
?
來源: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