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藤條茶讓我痛徹心扉而奮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與包總、白馬非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終完善了云茶產業(yè)鏈上的最后一環(huán);老烏山是我論證之主,它的廣博讓我無盡推演。此系列文字賀2018年4月8日“老烏山開采節(jié)”而作,為“藤條茶研討會”而拋磚引玉。拜茶農為師、得以再現,望眾人再探、重現輝煌。
老烏山藤條茶:
云茶古代產業(yè)的活見證
第(2)章:情衷老烏山
大老烏山茶區(qū)位于太和谷東側,與西側的寶倉山相應,這個區(qū)域從古到今都是茶葉的主產區(qū)。它逶迤綿亙,終年云霧繚繞、雨水充足,為典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而茶葉作為一種依地理與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靈性之物,就棲息于此。它是茶葉生長的理想之家,也是普洱市著名古茶山之一。
采摘藤條茶
元破大理國后、統(tǒng)一大西南,大量外來移民涌入,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老烏山在元、明、清各朝代都有各種外鄉(xiāng)人來到深山,與當地少數民族一起和睦相處,開荒植茶數年,茶園面積大、古樹多、相對集中成片、交通不便,有的茶園直到現今也藏在深山人未識。
隨著茶葉的增多,老烏山聲名遠揚,成為地方名茶。歷史上鎮(zhèn)沅按板、振太等地盛產食鹽,鹽、茶是當地的主要特產,人們紛紛到此從業(yè)經商、眾人涌入,山里就形成固定趕集的山街,馬幫也自然成為這里的主角。
老烏山藤條大茶樹
佛教在這里建寺布道,如大石寺、和尚寺等。從大石寺過老烏山到抱母井、通威遠廳、達普洱府。沿途周邊土地肥沃、地勢平緩、村寨較多、皆種有茶,現存較出名的有“苦竹山”寨的古茶園。道家也相中此地,到此傳道立冠。周邊的文立、海子等茶多,找一個區(qū)位好的地方,久易成集、定期為街,易馬置茶、深山有市,吸引眾邦。
和尚寺是老烏山最高峰,這近可達大井、小井、按板井,遠上銀生城或翻哀牢山“金山丫口”上官道進京。和尚寺旁有一高山湖泊叫波啰壩,湖闊水清、游魚成群,湖邊草甸遍山、谷幽林靜。趁山花爛漫的農歷四月十六,在此開湖捕魚、制換新物、結識新人、聚眾狂歡,稱“鰲魚節(jié)”或“鰲光會”,是各少數民族共同的“情人節(jié)”,是老烏山里一年一度的盛典。
姿態(tài)婀娜的藤條茶樹
老烏山自古產茶,眾人的到來進一步豐富了茶的品種,促進了茶業(yè)的發(fā)展,整個山“寨與茶為鄰、人與茶為伴,山山有寨、林中遍茶”;有一茶種深得和尚所愛,并開園種植,因其不同,被傳為“老和尚茶”。
老烏山更因為“一山容兩派,兩道共長生”而被傳揚。老烏山野茶遍山、茶花滿谷、茶繞山寨。這里的茶有的葉大如掌,有的葉細及指;有的樹直高壯,有的枝繁葉茂、篷及庭院;有的色深似藍、有的色淺如翠。
?老烏山從唐朝便開始人工栽培茶葉,迄今已有一千年多的歷史。在老烏山上生長著三株很古老的茶樹,為目前在鎮(zhèn)沅縣境內發(fā)現的最高、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樹。極可能還是瀾滄江東岸人工栽培的最大古茶樹。
它有根部圍徑達2.68米,茶樹高達10.6米多,樹冠幅度7.3米×8.7米,在離地1米多的地方有一級分枝6枝,分枝的枝干徑超過30厘米(2005年測的數據),是當地現存最大樹,人稱“茶神樹”;每年茶山上人們還定期舉行祭典,對其頂禮膜拜,以示尊崇。
老烏山鄉(xiāng)村風景
“老烏山茶樹王”還有一個有趣而又真實的故事。在大集體年代,大茶樹生長在一羅姓的自留地里,生產隊定要他家每年交干茶15公斤。
多年后,羅姓茶地的主人覺得不劃算,讓與他人,就形成地為一家,茶樹為另一家的怪象。“老烏山茶樹王”樹高體壯、葉茂蔽蔭,影響農作物生長。一年老羅攀上大茶樹砍茶枝,跌落成傷,村民都說:“茶神樹、要祭拜,只能采、不能砍”。
幾年前茶葉價格起來,為了方便管理,羅家用幾十棵古茶樹換回來這棵“茶神樹”,但茶樹的干茶從過去每年能采20多斤,現在只有10公斤左右,仍是老羅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如今每年開摘茶葉前,村里人都要去祭拜一番。
“老和尚”大茶樹
寶倉山大茶樹
早年發(fā)掘太和甜茶時就數度拜山,其中之種種讓我疑惑不解。 2005年、我等幾位愛茶人專門請著名茶葉專家肖時英老師進行了系統(tǒng)性考察。老先生一路走走停停,東看看西望望,興致極高。當老先生看到“老烏山茶樹王”時呆住了。大家都不出聲,看老先生移步觀樹,看看摸摸,摸摸看看,一聲不出。
許久,老先生才讓人上樹采花、果、葉。一小伙健步上樹,意外之事再次發(fā)生,小伙險些跌落,大家都認為茶神發(fā)怒。見此情此景,老先生解釋說:“山里濕度大、水氣高,再加之樹體寄生植物太多,使樹內小環(huán)境的濕度增大,此樹又分枝少、桿直立,使得滑上加滑、易跌落,并非茶神作怪。”
之后老先生又講,茶果滿枝,而頂芽不長,是茶樹之衰象,是沒管養(yǎng)采好的結果。后來茶樹主人在老先生的指點下,合理保護,幾年后老樹發(fā)新芽,再現勃勃生機。
太和甜茶傳習所
一行下來老先生多多感嘆,嘆老烏山茶種之豐富,感茶文化之淵源。大家備受鼓舞,后又發(fā)現“許家箐”大茶樹、尖山“陪嫁老茶樹”、“河頭藤子茶王”。“老和尚”茶也被命為“老烏紫茶”,掀起了一股尋訪老烏之風,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我妻段氏家族久居于此,并在長年茶事之中制出一低苦澀、香甜滑的茶,后被傳為“太和甜茶”。再制太和時踏遍青山,情衷于此。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