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開始是以綠茶形式出現的。到了16世紀前后,中國發明紅茶制法,福建武夷山星村小種紅茶輸出國外,引起熱烈爭論:為什么綠色的鮮葉可以變為紅色的茶葉。
1887年在加爾各答出版的《茶葉百科全書》內有種植者辯論“發酵”性質的記述。有人認為可與大麥發芽時,淀粉質水解相比;有人認為乃是腐敗開始的一種作用。這是爭論紅茶機制的開始。
1890年,日本人古在油澤(Y.Kosai)自茶中分離出細菌,首先提出微生物發酵說“鮮葉變紅是微生物作用,與工業上一般微生物發酵相同。”但其他學者經過實驗后加以否認。
1892年,隆伯、羅曼、奈寧加3人先后在爪哇從事研究工作。他們在爪哇出版的《荷蘭雜志》上發表《在制紅茶過程中的化學變化》一文,對紅茶化學性質與“在制”中成分之變化了系統的敘述。
1893年,班伯著《茶的化學與農藝》,系統研究茶葉化學“在制”中的化學變化。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純粹的化學變化,并無微生物或酵素參與期間。他稱“氧化”過程,不稱“發酵”過程。
1900年,班伯在錫蘭,奈寧加在爪哇分別分離一種相同的酵素,同時證明制茶變紅的這種酶作用。班伯在“發酵”已經四五小時的葉中,發現大量的酪酸菌。
1901年,日本麻生亦證明茶葉含有一種酶。同年牛頓(C.R.Newton)亦證明“發酵”是酶的作用,并定名為茶酶。
1902年,班伯和來特(H.Wright)從茶葉中分離出細菌,認為茶葉“發酵”是細菌作用。
1903年,印度瓦格爾(H.Wahgel)從茶葉中分離出細菌,認為茶葉“發酵”是細菌的作用。
1901年至1904年,印度茶業協會曼(Harold H.Mann)研究制紅茶如何發生變化,每年都發表“發酵”研究論文。最后結論是,茶葉變紅,不是微生物作用,而是“茶單寧”氧化的結果,是葉內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引起的。曼極力反對微生物“發酵”說。
曼無意中發現消毒“發酵”可獲得鮮明的色澤和葉底,于是主張采用消毒“發酵”法,消滅一般的微生物,使不致妨害“發酵”的進行和結果。但用消毒法制紅茶,有時結果不好,香氣亦異。于是瓦格爾、印度董塔爾(A.C.Tuntall)折中微生物說和酶的作用說,而發表其香氣與微生物有相當關系的理論。因此,酶促作用就為研究紅茶制法的中心內容。但當時科學界對于溶解酶的性質,認識不清,就不能更明確地應用以解釋紅茶“發酵”的原理。其后對于酶的研究逐漸深入,酶的學說亦漸為各學者所支持。
1907年,伯納得(C.Bernard)討論“發酵”3種理論,即化學作用、酶的作用、微生物作用。認為酵母細菌在茶葉“發酵”極為重要。
1908年,曼發表茶葉中分離酶的方法。
衛爾忒(H.L.Welter)證明酸類能阻礙酶的作用,1000份重量的葉子,用1份硫酸已足使“發酵”完全停止,碳酸能使“發酵”作用變慢。又證明酵母菌破壞后,“發酵”仍然發生。因此肯定紅茶“發酵”的機制是酶促作用,而不是微生物作用,20多年的爭論至此才停止。
相關熱詞:茶葉
發酵
加工
作用
變化
延伸閱讀:
· 雙溪現代化茶葉加工增收引“圍觀”11-25
· 茶黃素與紅茶品質08-26
· 【茶知識】茶葉的“春水秋香”你知道嗎?09-26
· 您了解時下流行的白茶嗎?09-30
· 探討:“茶蟲”對于茶的本身到底是好是壞?10-10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