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茶道大致可概括為四大茶道
雅士茶道、世俗茶道、禪宗茶道、貴族茶道。
1、雅士茶道
中國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緣,可以說沒有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氣候的中國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識分子,以“入仕”的士主體,還包括未曾發跡的士,一定文化藝術修養的名門因秀、藝壇伶人等。對于飲茶,主要不圖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導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脫俗的境界,于鬧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點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間,在乎風月之間,在乎詩文之間,在乎名利之間,希望有所發現,有所寄托、有所忘懷。“雅”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是品茗之趣
二是茶助詩興
三是以茶會友
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為文人的參與才使茶藝成為一門藝術,成為文化。文人又將這門特殊的藝能與文化、與修養、與教化緊密結合從而形成雅士茶道。
?
?
2、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茶葉進入家庭,便有家居茶事。清代查為仁《蓮坡詩話》中有一首詩:
書畫琴棋詩酒花,
當年件件不離它,
而今七事都更變,
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來煎茶,聯絡感情;家人共飲,同享天倫之樂。茶中有溫馨。茶道進入家庭貴在隨意隨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貴,以法為上;器不必妙,宜茶為佳。富貴之家,茶事務求精妙,可夸示富貴、夸示高雅,不足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縱粗茶陶缶,只要烹飲得法,亦可得茶趣。
?
?
3、禪宗茶道
僧人飲茶歷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發出禪宗茶道。僧人種茶、制茶、飲茶并研制名茶,為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
茶圣陸羽就出身佛門。他的作品《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采制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傳播了茶業科學知識,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開中國茶道的先河。而且,多數名茶都與佛門有關。如有名的西湖龍井茶,陸羽《茶經》說:"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明代馮時可一《茶錄》記載:"徽郡向無茶,近出松蘿茶最為時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松蘿結庵,來造山茶于庵焙制,遠跡爭市,價倏翔涌,人因稱松蘿茶。"以及毛峰中的極品——黃山毛峰,鐵觀音、普陀佛茶等。
4、貴族茶道
貴族茶道由貢茶演變而來。貴族茶道的茶人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豪門鄉紳之流的人物,不必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但一要貴,有地位,二要富,有萬貫家私。于茶藝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無不求其“高品位”,用“權力”和“金錢”以達到夸示富貴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損“皇權至上”,有負。“金錢第一”。
貴族茶道有很多違情背理的地方,比如太看中金錢名,失去了茶本身高潔、清雅的品性。但因其有著深刻的文化背景,這一茶道成為重要流派香火綿延。作為茶道應有一定儀式或程序,貴族茶道走出宮門在較為廣泛的上層社會流傳,其富貴氣主要體現在程序上。其變種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傳的閩潮功夫茶。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6edce1d40102edua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