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康在創作紫陶作品
田波在創作紫陶作品
建水碗窯村,是久負盛名的紫陶產地,在中國陶瓷的發展歷程中留下抹不去的印記。碗窯村70多歲的陳紹康是國家級民間工藝美術家。新一代的田波,37歲就榮獲云南省第二屆“青年創業”省長獎。兩代人的建水紫陶夢想,延續了世代相傳的建水紫陶歷程。
建水紫陶,曾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上,憑據古拙沉雄、文韻盎然的典雅氣度和鏗鏘若磬、質明如鏡的豐姿華采,獲得博覽會美術大獎。建水紫陶與建水縣碗窯村的淵源頗深。碗窯村記憶的裊裊清音已經延續了上千年。宋代出青瓷,元代首創青花,明代盛產粗陶,清末出現五色土燒成的紫陶……
陳紹康:手藝不可以失傳,我要永遠做下去
陳紹康是一位慈祥、低調、樸素的老人,他桃李滿天下,但還親自為建水紫陶的進一步發展奔波著,在云南省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中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今年,陳紹康還報名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國家級培訓班,年過七旬的他成了班里年紀最大的一位“學生”。
陳紹康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家。他出生于制陶世家,13歲就隨父親學習制陶,能書會畫,精于雕刻設計。16歲時他因在繼承前人手工制陶工藝中推陳出新而被招進了建水地區的合作化組織——建水手工業聯社之陶器社,制作生活陶和工業陶。1971年轉入制作美術陶。1972年到1979年間,他與別人合作設計制作的茶具、文具、花瓶、氣鍋等一批批工藝美術陶制品漂洋過海赴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德國等國家展出,使建水工藝美術紫陶的聲名鵲起。1979年,美國副總統蒙代爾及夫人訪華,陳紹康做的紫陶花瓶被中央美術學院作為禮品贈送給蒙代爾副總統。在人民大會堂云南廳里,至今還陳列著出自陳紹康等4人之手的4支造型優美、線條流暢的陶質花缸,上面精刻有云南杜鵑、山茶、玉蘭、報春四大名花。陳紹康諳熟一整套建水陶器的制作工藝流程,設計制作的紫、黑、白、黃陶器作品,吸取了古今陶瓷藝術和青銅器造型的精華,達到了新奇古美的境界。作品數次在省內外獲獎,如《紫陶殘帖十頭綜合文具》獲云南省創作優秀獎,《清香罐》、《三足筆筒》先后兩次獲國家輕工部頒發的“百花獎”二等獎。《博古瓶》、《仿青銅器臺燈》等陶器被國家珍寶館收藏,大型紫陶花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他也曾三次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分別受到鄧小平、江澤民與李鵬等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81年他擔任了建水縣工藝美術陶廠副廠長、工藝美術師。1988年又被評為全國工藝美術優秀工作者。陳老師在1979年、1988年先后受邀出席全國第二、三屆工藝美術藝人創作設計專業技術人員代表大會,被評為全國工藝美術優秀工作者。
記者前去拜訪陳紹康時,他正專心地在泥坯子上雕刻圖案,這是紫陶“殘貼”中的一道工序。陳紹康家是陶藝世家,祖上從江蘇南京來云南開窯, 陳紹康一邊帶記者參觀他的工作室,一邊介紹他的幾件絕世紫陶珍品。走進房間,陳紹康神秘地拿出了他的另一件珍品——黃芥菜。 “這可是我家的獨門秘方”,他笑著說,“英國女王來云南的時候,連云賓館還用這個招待她呢。”
如今,退休在家的陳紹康為了使自己的手工藝延續下去,也為了發展家鄉的文化產業,讓自己心愛的藝術生命之樹結出豐碩的果實,他在自家院內自制了窯爐,辦起了有一定規模的家庭作坊。自行設計、制作、燒制工藝美術陶器已逾千件。他的“家庭工廠”經常有游人來參觀、購物,媒體也經常來采訪。去年,他帶了200多件作品參加在普洱舉辦的普洱茶文化節,很多作品成為了買家的搶手貨。如今,不僅他自己忙碌,還把兒子和老伴也使喚得團團轉:老伴主要負責在陶坯上照著書寫在上面的字、畫;兒子因寫得一手好書法,陳紹康就把在坯上寫字的任務交給他。陳紹康說:“別的事可以不做,但手藝不可以失傳,我要永遠做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田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建水紫陶年產值從2003年以前的不足200萬元飛躍到了2010年的4000多萬元,這樣快速的發展,離不開青年一代的改革和創新。田波榮獲“青年創業”省長獎,是對他最高的獎賞。
田波是土生土長的建水人,從小受到古城的文化熏陶,和紫陶有著不解之緣。“小時候,在建水縣東門樓附近有個茶室,爺爺是個茶迷,只要一有空就會帶著我去茶樓喝茶。當時,幼小的我不但養成了愛喝茶的習慣,而且對爺爺及茶友們擺弄的各種陶器茶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田波說。
田波剛接觸社會時,在外打拼從事過很多行業,工作上一直不順利。2000年,田波選擇回到建水老家,“當時就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想想要做什么。2004年,在建水縣開起了‘陶茶居’,專門銷售建水紫陶。”田波告訴記者。
銷售過程中,田波發現,因為技術落后,缺乏藝術創新的建水紫陶發展滯后、產量低。“基于之前對陶瓷的研究,當時我給一些小作坊提出了改進茶壺生產的建議,但效果不理想。”田波說,“自己的方案不能得到具體發揮,就想摸索開作坊生產。2004年底,我邀約了6個朋友,共投資了5萬元,在碗窯村組建了一個紫陶作坊。” 2005年8月,堅守著“要把建水紫陶傳承下去”的信念,田波開始了“陶茶居紫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創業。和大多數人員一樣,田波嘗到了創業的艱辛。“一開始做的紫陶并不被市場認可,當年沒有任何利潤。摸索了3年,我告訴自己不能一直這樣下去,于是進行市場研究,發現茶具市場龐大,就開始做紫陶壺。隨后又赴江蘇宜興、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等地學習考察。”2007年,田波聚眾家之長,改寫了建水紫陶茶壺工藝水平低、實用性差的歷史。這一改,為建水紫陶帶來了每年近千萬元的生意。“剛開始我們的紫陶氣鍋、花盆只賣幾塊錢還銷量不好,老國營廠的這種東西堆得像山一樣高。我們必須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市場道路,改進工藝,滿足人們的需求才能有所突破。從剛開始1個月賣的茶壺不到100個,到現在1個月突破2000多個壺,茶具的開發真正影響了紫陶業的發展。”從進入建水紫陶這個行業以來,田波勤學苦練,向老工藝者學習,掌握了傳統的紫陶工藝制作流程,創新了手工磨光工藝、精美書畫裝飾和10余個泥料配方等,并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又創造性地改革了新的燒制工藝,使建水紫陶成色多樣化,呈現出以純黑、黑花、白、黑紫為主的千變萬化的窯變效果。田波說:“創新并不是一味的量化,我們始終堅持手工制作,有時間就鉆研陶瓷,帶領我們的職工不斷學習,與國內知名書畫家交流、提高書法繪畫水平,參加專業的工藝美術評比,使我們做出來的東西更有文化內涵,工藝有更高的層次,并且還能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2008年,田波設計的建水紫陶作品《斯文在茲》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百花獎”銀獎,2009年,《陶茶一味》摘取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全國“金鳳凰”創新設計金獎。2009年,田波榮獲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紅河新發展”創業州長獎,青年創業導師。至今,獲得40多項專業獎項,3項政治榮譽。在剛剛結束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他的作品《滇南茶韻》等13件作品入選云南館,《哈尼茶貯》入選1類藝術禮品饋贈給重要嘉賓。從創業之初的舉步維艱,到現在固定資產1000萬余元,年產值超過300萬元,他的企業和產品逐漸成為建水旅游和傳統工藝品的一面旗幟。
田波告訴記者:“現在取得的成績,只是建水紫陶發展的一個開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不斷學習、豐富和提高自己,爭當全國制陶業的佼佼者,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習記者 袁 悅)(云南日報)
相關熱詞:
紀實
陶情緣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