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朱泥壺的發展歷程與署款文化(上) (1)
——2001中國宜興國際陶藝研討會論文
作者/黃健亮
在玩賞宜興紫砂壺的過程中,常有一種感覺:紫泥壺是「他」,是He;朱泥壺是「她」,是She,這種情感投射,當然其來有自。
就用途而言:紫泥是宜興茶具的主流派,蘊于甲泥之中,又稱「巖中巖」,其胎骨堅致,可獨自成大器;朱泥則屬非主流派,深藏于泥礦底層,礦形瑣碎,需經手工挑揀,古謂「未觸風日之石骨」,不利獨自成陶,通常用作器表化妝土。
就色澤而言:紫泥色相沉郁穩重,莊嚴凝練,宛如玄鐵重刀;朱泥色澤紅艷活潑,嬌妍多姿,猶如柳葉軟劍。
就泥性而言:紫泥成型較易,坯體燒成率較高,窯溫寬容度亦大;朱泥成型工藝難度較高,成品率約僅七成,泥性甚嬌甚挑。
就觸感而言:紫泥胎身氣孔結構較疏松,器表觸感較明顯;朱泥顆粒細膩,器表透明度佳,觸感平滑。
就聲音而言:彈指扣之,紫泥音頻較沉郁,共振性稍低,彷若男音;朱泥音頻相對較高,共振性佳,猶似女聲。
就式度而言:紫砂器形貌多變,或方或圓,或光或花,體多大方,容量較大;朱泥器形制較少,多為光素幾何形,造形趨于纖秀,容量較小。
就地域而言:紫泥素為江南主流,一脈傳承五百年,不絕如縷,近代更于港臺匯成波瀾;朱泥雖根柢深植宜興,但個性活躍,每于域外帶動風潮,如十七世紀中葉起,外銷歐洲的「紅色瓷器」(見圖)。再如清同治以后,轟動東瀛茶陶兩界的「朱泥燒」;以及從明末至民初,在閩南沿海,乃至南洋一帶,所掀起的「水平壺」紅色風潮。更值得注意的是,朱泥器所鼓動的紅色流行風,每每引起歐洲、日本、潮汕、臺灣陶人以各種方式加以臨摹仿制,進而啟發了當地的壺藝、茶風。
明清朱泥壺考證的霧區
二十世紀末葉,宜興紫砂茶具在港臺備受青睞,不論紫泥、朱泥、綠泥、段泥,俱成為茶客壺人的府藏珍愛。與此同時,對紫砂陶器的研究亦受到重視,成為顯學。在研究探討的過程中,當代作品一辨真偽,二評工藝成就,三論典藏價值,基本上問題不大。明清紫砂器則因歷來作偽高手多,真贗之判較具挑戰性,然紫砂陶史不過五百年,雖史料有限,卻也不致考據無門。加上紫砂器的署款文化是歷代工藝美術作品中較為罕見的,這種傳承相當程度地深化了紫砂器的人文底蘊,更增添了后人的收藏樂趣,許多明清紫砂器的真偽鑒別,也往往是依附著器身款識而開啟。反倒是明清朱泥壺的考證,面臨了微妙的態勢,以今日收藏家們的眼力與經驗法則,對朱泥古壺的斷代辨偽,大體已能形成共識,爭議有限,然而對朱泥陶人們的考證,卻不易找到著力點。因為同樣系出宜興的朱泥壺卻因為自成一格的署款文化,形成「大彬」、「孟臣」比比皆是的盛況,幾乎無法將一般砂壺的鑒賞準則轉移、延用,形成了考證上不易突破的「霧區」。
無怪乎,初入此道者往往迷惑于:為何在朱泥壺的世界里,孟臣、逸公、大彬的作品如此豐盛?而孟臣高壽三百尚能制壺!大彬死后照樣可以制器題銘!其實,這個特殊的「行規」已綿延三百余年,早就成為朱泥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了!所以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誠如奧玄寶所言:「然壺本玩具也,玩具之可愛在趣不在理……擇其善者皆取之……知理知趣是為上策。」準此,則朱泥小壺能考之有據者,是謂理趣兼得;若未能如愿者,也不妨好好欣賞其逸趣之所在。其實,透過各類資料的整合,我們還是可以大略掌握明清朱泥壺的脈絡,這位紅姑娘尚不致于「不可理喻」,反而應是「理趣兼具」的。
更何況,朱泥壺的署款文化是傳之有年的習俗與行規,此與古今作偽謀利者所涉之「道德」問題,在動機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
當朱泥壺遇見工夫茶
要認識朱泥壺的署款文化,首先要了解她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就明清兩代紫砂壺的分布情形來看,紫砂壺(當然亦包
相關熱詞:
延伸閱讀:
· 新茶初上市好茶須待時10-09
· 晚上喝紅茶也能睡得好10-09
· 晚清廣州的茶樓風情10-09
· 金玲瓏:風情洋溢的茶餐廳10-09
· 茶餐廳吃出南國風情10-09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