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與臺地的鑒別是個重要問題。稍微了解一點普洱茶的人會知道,這二者從品質到價格,再到食品安全上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不能鑒別,還不僅僅是花冤枉錢的問題。
?
我曾經提示大家,鑒別古樹臺地并沒有特別簡單明了的方法,和很多其他的領域一樣,只要你多接觸真的、對的東西,自然就能區分,也并不復雜。經驗足夠豐富,是可以在一杯之內判斷個八九不離十的。但難就難在這經驗的傳遞,今日順應茗壽堂茶友的因緣,我試著盡量傳達一下。
?
首先,先說一下,哪些常見的方法是不靠譜的。
?
通過外形觀察是不靠譜的:
?
我們知道古樹普洱品種復雜,不僅有大葉種、也有中小葉種。葉子大小,形狀,薄厚千差萬別,靠外形來區分是不現實。而臺地茶的選育大多來自勐海、勐庫、鳳慶等地大葉種,葉子普遍比較大,而中高緯度存在大量中小葉種的古樹,葉子要比臺地茶小得多。而且葉子大小也和采摘的時機和等級篩選有關。所以靠外形/葉底是無法判斷是否是古樹的。
?
靠拉絲靠譜嗎?
?
不知道是哪里傳出的方法,通過葉底拉絲來檢驗是不是古樹,茶友中也有不少人采用。我們剛才說了,因為品種的原因,很多古樹本身葉片就是要薄一些,在加之采摘老嫩不同,拉絲并不占優勢。而更為重要的是,有的化肥本身就會刺激纖維素的生長。這種現象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到菜市場去看,有的大白菜纖維粗大,不易煮爛,就是化肥使用過量的結果。可以想見,認為能拉絲就是古樹也是誤導。
?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不靠譜的認識,因為不普遍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那怎么才是靠譜的方式呢?首先還是要開湯,要喝,才是準確判斷的第一步,其他都是輔助措施。下面從四個層面來談:
?
香
?
古樹和臺地最直接的差別在于香氣。當然這里說的是古樹普洱的自然之香,不是炒茶帶來的類似綠茶的香氣,那種香氣意味著出現綠茶化,后面的轉化會受影響。臺地茶完全可以通過殺青呈現烘炒香,這點是特別要注意的。
?
古樹普洱的香氣大概有十幾個大類,細分則更多,呈現天然的花香、果香(水果/堅果/果干)、糖香、香料香和其他香型,其中和臺地茶差異最大的是花果之香。當然花果都是比喻,類似而不完全相同,給人清新舒適的感覺。
?
好的古樹不僅呈現令人愉悅的香氣,而且會有豐富的層次,這就需要我們細膩的品鑒了。
?
香氣又分為干茶香、湯香、杯底香、葉底香等等,每一種,古樹茶都和臺地有所差異,相對來說,前半程的湯香和數泡后的葉底香更為準確。
?
當然香氣滋味這些和耐泡度也需要結合起來,古樹總體來說耐泡度要好一些,十幾泡后還會有香氣滋味。
?
香氣應該說是比較好的鑒別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
普洱茶一般在一年左右香氣才會大體定型,直接喝剛加工好的新茶,大概只能喝出30%甚至更少,那就意味著需要更細致的品鑒能力。
?
普洱茶的香氣受存儲方式影響很大,如果長期通風,即使是好的古樹幾年以后香氣也剩不下多少了。這也是茗壽堂采用密封存儲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
韻
?
除了香氣,我們品茶也關注滋味。當然嚴格的說,滋味和香氣是無法分開的,因為我們品嘗滋味的時候,大半仍然要依賴嗅覺。而且滋味的問題相對復雜,古樹有滋味濃烈的,也有滋味清爽的,臺地茶我們知道,因為來自大葉種,相對苦澀重一些,有的商家會把這作為“霸氣”來宣傳。這里我們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韻”來說明
?
什么叫韻呢?簡單的說就是香氣滋味等直接的感官接觸之后的身心綜合體驗。
?
生津回甘是一種生理反應,大部分古樹會有,但是仍然不能作為簡單的區分標準,因為臺地茶的苦澀仍然能夠帶來一些類似“回甘”的感覺,古樹的生津回甘則更加舒適、持久,需要在實踐中加以區分。
?
所謂的韻是古樹帶來人體口腔生理的舒適反應之后的后效果,在喉嚨等處長久的舒適感稱為喉韻;籠統的回味也可以稱為回韻;如果結合山場的特征,我們也可以稱為山韻;而也有人類比巖茶、把香氣過后的悠長韻味稱為巖韻。總而言之,韻是香和滋味過后的回味,人體很奇妙,雖然語言不好形容,但身體能感受得到,不會欺騙你。如果你通過古樹建立起了這種記憶,那么鑒別古樹和臺地也是比較準確的。
?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古樹的韻和土壤及周邊自然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古樹處于農田環境,而農田的土壤又經過種種的人工洗禮,那韻味也是大打折扣的。
?
氣
?
茶氣是個有很大爭議的詞匯,茗壽堂這些年接觸下來,只要是真正喝古樹的人,對這種生理上的反應應該都是有所體會的,只不過是表述方式的爭議。個人覺得茶氣這個表述還是很形象的,沒有必要為了迎合所謂的“科學”來改變。
?
茶氣并非香氣、滋味、而是飲茶后的身體反應,詳細說涉及到中醫和傳統對身體的理解,爭議就更大了,呵呵。這里只從兩個最基本的生理感受來說,這樣比較好交流一點。
?
什么身體反應呢?簡單的說,一個是熱力,一個是通透感。其實早在盧仝的七碗茶詩里面對茶氣的這兩種特征說得也很清楚,什么發輕汗,什么肌骨輕等等。那你說盧仝喝的也是古樹嗎?這涉及到現代農業工業品種篩選和扦插育苗的問題,也有茶園管理的問題,不詳談。我只能說古人喝的茶,不論樹齡多大,哪怕十年的茶樹,也更接近今天的古樹而非臺地,這個結論可以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之前。
?
茶氣的發熱反應一般發起于后背,準確一點就是心口窩背后這個位置,然后逐漸擴散,身體通透的人手腳都會有感覺,會有后背發汗,手腳心出汗的感覺。有人說是因為喝的茶本身熱造成的,這個不值得爭論,只要自己比較一下熱水和古樹茶氣就行了,我們說是古樹的茶氣,好像是有個什么東西在人體里走,其實也不是,而是古樹的一些物質開啟了某些人體生化反應,只不過現在這個機制還不清楚而已。
?
通透感其實和傳統的氣更能對應的上,像茗壽堂尋梅等茶,喝過之后,不僅頭腦清醒,敏感的人會感覺百會這個地方是通透的。即便沒有對經絡的認識和引導,至少這種舒適放松的感受還是能體會的。人都說喝茶影響睡眠,其實茶氣足的古樹,對于放松人們的緊張精神是有很大幫助的,都市里因為壓力大而睡眠不足的人,喝古樹會有助于他們的睡眠,在茗壽堂的老茶茶會過程中,常常會有人想去睡一會兒,就是這個道理。
?
體驗茶氣也有幾點需要了解:茶氣是和存儲年份有關的,新的古樹也有茶氣,但比較糙和散,而隨著存儲年份的增加,茶氣細膩,凝聚,滲透力更好。這也是存茶的價值所在。
?
一些有焙火工藝的茶比如巖茶,也會有熱力,但和普洱茶的茶氣有所不同,相對來說,古樹普洱的茶氣更加內在。所以古樹的茶氣不僅有一時的溫陽之功,更有長期的滋養之用,茗壽堂有些氣血虛弱的女性朋友都有明顯的感受。
?
農殘反應
?
以上說的都是理想狀態下的鑒別,就茶論茶,不考慮農藥殘留的影響。而實際上,我們喝到臺地茶,最直接,最明顯的反應,往往就是農殘反應。而就我個人在外試茶的經驗而言,很多時候,別說韻味、茶氣了,香都還沒品出來,農殘反應已經做出結論了,那這款茶我就會放在那里不再去碰它,不是我不尊重你,而是你的茶不尊重喝茶的茶友。
?
那什么是農殘反應呢?一般來說第一步感受到的是面部的發麻,從下頜的兩側向上麻上去,直到前額,慢慢整個臉部都有感覺。這種茶就應該放下了,如果反應比較遲鈍,或者還不確認,那可以進一步來體驗其余的反應。
?
伴隨臉部發麻,是頭部發蒙,和古樹的通透恰好相反,農殘反應會讓百會有被什么東西蓋住的感覺。再進一步喝,會有頭暈,心慌、惡心,反胃、四肢乏力等等反應,那應該是喝的量比較大了。有的人說鎖喉,刺激性等等,那倒是一般遇不到,除非剛打完藥就采摘加工。通常喝到鎖喉和刺激性,主要是原料衛生和存儲的問題。
?
關于農殘反應,有幾點需要說明:
?
農殘反應是一種適應性反應,平時經常喝古樹,偶爾喝一次臺地,反應會很敏感。如果整天喝農殘茶,這種反應就不那么明顯了,所謂久入鮑魚之肆,道理是一樣的。我們也經常能遇到經常喝一種濃香的***茶的朋友,對農殘基本沒有什么反應。那你說沒反應是不是長期也就沒事兒了,我不知道,反正我不喝。
?
農殘反應也和人的體質有關系,但這個不那么絕對,只要經常喝古樹,大多數人還是能感受到的。
?
有的人會拿醉茶說事兒,醉茶這個現象是存在的,但一般是喝的量很大的時候才會出現,除非你天生咖啡因過敏。你要說喝了幾杯茶就醉了,那可真是“醉了”。
?
有些老茶或野生茶,會有嘴唇發麻,頭腦微醺的狀態,那是茶氣帶來的反應,說起來有點像,但實際中并不難區分。
?
先說這么多,一般大家能遇到的情況基本都說到了。最后還是老話,理論需要和實踐結合。光說不練,多久都沒用;光喝不琢磨,那也很難提高。最好的方式,是像開始說的,找到放心的茶,真正的古樹,喝一段時間,基本就知道大概了。如果茶的來源不清楚,那怎么喝到最后還是不放心。話說回來,茗壽堂是怎么建立和總結這些經驗的?是以那些來源清晰,哪片山,哪片樹,什么工藝都很確認的原料為基礎的,再不斷的和茶農與同道溝通驗證,最后來總結。如果不是這樣,那些大師的說法,你憑什么去甄別甚至推翻呢?
?
相關熱詞:普洱茶
古樹茶
臺地茶
茶山
茶園
口感
韻味
延伸閱讀:
· 普洱茶漲跌行情與游資炒作潮之間的關系08-19
· 大益起伏 普洱茶沉浮08-20
· 普洱茶在加拿大市場潛力大01-01
· 普洱茶在05年01-01
· 展望2013年云南普洱茶前景01-01
來源:互聯網 更多好文請關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