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上關于易武茶的口感,特別是易武茶經過十年左右陳化的口感成了熱門的話題。易武茶經過十年陳化后展現出來的醇厚度,給市場及消費者太大的驚喜,市場上也發出了“十年易武賽班章”之說。當然,更有甚者,發出了“班章為王,冰島為后,那易武只能當爹了”的論調。話雖糙了點,但這句話背后,卻是行業對普洱茶優質產區究竟哪個是王者,或者是易武茶更好還是班章茶更好的思考。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普洱茶重新進入大家的視野,1995年至2005年間,是行業復興的肇端,當時生產的中心在勐海,更多被生產者和經營者關注的產區也自然以勐海為中心。而且,那時候對不同產區的原料風格差異,大家認識不深。而普洱被歷史資料和教育者稱為“味最釅”,而班章新茶的口腔刺激性強,簡單易懂,很吻合這一描述特征。而易武茶性內斂,因為內含物質及初制工藝的原因,新茶刺激性弱,還有就是當時交通不方便,山高路遠,很多茶企及茶人對易武都認識不多。(這一點從現在存世的易武茶很多都不是易武茶可以得到佐證),更談不是真正的認識了。所以在普洱茶認知的版本中,班章為王似乎是認知水平及認知的標的物。
但是,時間來到了2005年后,一些先知先覺的茶企及易武的本地茶人,年復一年不斷地生茶出來的易武茶,隨著陳化周期而展現出來的易武茶性,越來越吸引人,特別是優質易武中期茶所展露的復合香型及醇厚感,令市場大為振奮。在加上易武茶悠久的貢茶歷史,及存世的古董茶基本都是易武產區的,大家回過神來,當然就有對易武地位知向往了。所以目前對“如果班章為王,易武該為何物”的拷問及思考,是認知標的物(以中期易武)變化及認知水平的升級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其實市場上經營者早就以經營行為回應了這個問題,從全國各地的大型茶博會上,你可以看到,凡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茶企,大部分都會主推易武茶。沒有一款易武茶,對一個茶企來說,似乎是不能接受,展架上都是易武及易武的名寨茶。而這種狀態,以往是出現在班章身上。
無論是易武,班章,冰島,都是普洱茶的名產區,風格各異,各有各的偏好人群。當然,易武的行業地位上升,成為更耀眼的名產區,是歷史的回歸,經典的回歸,應該也是一種必然。或者這么說,“誰是王,誰是后,誰是爹”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