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過這樣采茶的嗎?在景邁古茶園里,年輕的姑娘、媳婦兒爬上高高的千年古茶樹采茶。
在這顆星球上,逾千年成規模的茶園已是鳳毛麟角,它已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經濟茶園,而是人類文明的遺跡,是人類賴以慰藉的精神家園。從這個意義上說,世界茶樹的原產地的中心地帶,瀾滄江中下游東西兩岸的臨滄古茶區、思茅古茶區、西雙版納古茶區可謂是塊奢侈之地了。
芒景、景邁古茶山位于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境內。據考證,這里種茶有近2000年的歷史。古茶山由景邁、芒景、芒洪等9個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組成。整個古茶園占地面積2.8萬畝,實有茶樹采摘面積1.2萬畝。芒景、景邁古茶山是人與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芒景、景邁古茶園,是一個歷史與現實粘連得很緊的地方。干百年來,不管山里發生過什么,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就注定這里是圣地靈,這里是誕生文明的地方。
這古茶園似乎從來就沒有被冷落過,供養眾生,而又為眾生所敬仰。即使是最困難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任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縣長的傳奇式人物李光華,還是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古茶園里的村寨,是這個國家貧困縣中的一個另類之地,這山上的村寨居然辦起了信用社,百姓生活安逸。他下了決心,欲大興茶業,從全縣各鄉村挑選了~批優秀的青年,派去了專業學校畢業的學生作老師,在這積蘊著千年茶香的森林山寨辦起了一個茶葉訓練班,學習種植及加工茶葉的技術,推廣到全縣各地。
1966年創辦的茶訓班,就是今天瀾滄縣古茶有限公司的活水源頭,當今天的人們喝上普洱茶中的瑰寶——瀾滄古茶,盛贊其醇香的滋味和優異的品質時,了解了這段歷史,就不會認為這些贊譽是空穴來風。
在布朗族傳說中,布朗祖先叭巖冷種植茶園,并給后代留下遺訓:留下金銀財寶終有用完之時,留下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時候,唯有留下茶種方可讓子孫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據考證瀾滄江流域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訓化古茶樹的民族。叭巖冷也就成為有名姓可考的最早的茶人,成為茶祖。相傳西雙版納的傣族土司曾把第七個公主嫁給叭巖冷。現在景邁山芒景村有供奉茶祖叭巖冷的廟宇和七公主亭。
景邁山古茶園占地2.8萬畝,實際采摘面積10003畝。主要分布在芒景、景邁兩個村民委員會,芒景主要是布朗族,景邁主要是傣族。現存最大的茶樹一株高4.3米,基部干徑0.5米,另一株高5.6米,基部干徑0.4米。茶園茶樹以干徑10-30厘米的百年以上老樹為主。茶樹上寄生有多種寄生植物,其中有一種稱為“螃蟹腳”的,近年由于人為過度炒作其保健功效而幾乎遭受了來頂之災。1950年景邁山布朗族頭人之一的蘇里亞(布朗名巖灑)參加了云南省少數民族代表團到北京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一周年紀念活動,并將景邁茶精制成的“小雀嘴尖茶”親手送給了毛主席。2001年在上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論壇大會上,江澤民主席送給各國首腦的禮品中就有景邁茶。
若追溯至公元696年,經過幾個朝代的連續開墾種植,至今茶園面積已達萬畝。由于這些茶樹樹齡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顯得歷盡滄桑、飽含風霜。茶樹的枝干上長滿了苔蘚、藤蔓、野生菌類和許多寄生蘭花等附生物,還有一種形狀類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腳。
螃蟹腳據說只能在上百年的古茶樹才能找得到。它不但有清涼解毒的作用,若常飲用還可防止血管硬化。只要在買茶葉時看見螃蟹腳,就能知道這是景邁茶山的純正茶葉。
歷史上,景邁茶山的茶葉用筍葉和竹籃包裝,由人或牛馬馱著,通過茶馬古道,源源不斷地運出大山。其中一部分進入普洱府,作為普洱茶的原料之一。另一部分綠茶則直接通過中緬邊境的洛勐和打洛,進入緬甸的景棟等集散地,再銷往東南亞各國。
景邁萬畝古茶園屬喬木型千年古茶樹,是古茶園中最有名的,也是茶迷們心中的圣山。茶葉品質優良,茶體肥嫩柔軟,白毫豐滿,茶香濃郁享譽中外。
用古茶樹發出的鮮嫩(芽)葉為原料,經特殊工藝精制而成的普洱茶具有:香高、性烈、味厚、氣足以及形、質、色、香、味、氣、韻俱佳的特點;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溫中補腎,降血壓,清涼解渴,醒酒,去疲勞,怡神之功效。常飲能美容、健身、助消食、減肥、改善營養、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力、抗衰老等。
地里位置:瀾滄縣惠民鄉景邁村。
交通:市內打的很方便。
相關熱詞:
采茶
茶園
景邁古
瀾滄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