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園
易武至今還有古茶園11430畝,主要分布在麻黑、高山、曼灑、曼乃、曼臘等幾個地方,全鄉各個地方均有零星分布。位于麻黑村委會的古茶園最具代表性,茶園面積4700多畝,有茶樹56.4萬余株,這片茶園均為老茶樹,從明朝初期起就開始在這里種植,在清雍正至道光年間得到進一步發展,清末和民國不間斷地補種,增種,由此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古茶座
易武茶產業的發展,在漫氏的歷史長河中,由于受到國內外戰爭、社會動亂、天災人禍、方針政策的影響,時而興旺發達,時而冷冷清清,在清嘉慶、道光時期茶業發展達到頂峰,易武茶區(包括漫撒茶山)茶民眾多,茶商云集,茶莊林立。主要茶莊有:同興號,大約創辦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莊,與同慶號、乾利貞、同昌號多年形成四強之勢。其他茶莊還有東和祥(義興祥)、泰東祥、宋興昌、元泰豐、鴻慶號等。
?
?
古民居
明洪武年間,中原漢族人口大量遷入石屏。明末清初,“六大茶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發展茶業的巨大優勢,吸引了部分石屏等地人遷入易武。清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易武土司用窯泥制造磚瓦坯,造瓦窯燒磚瓦,建蓋四合院民宅,其建筑結構和布局與江南各地略同。易武現存的古民居一般是磚土木結構,即房屋結構用木質穿斗,外墻用磚石打基石,上面用土夯筑山墻,房頂用筒瓦鋪蓋的四合院。為正堂兩耳的二層樓房,正大門前是用青石鋪設的正方形天井,正面上房為堂屋,堂屋兩邊為主人臥室,每邊用木板隔分為里間和外間。長輩多住里間并鋪沒有地板,中間為堂屋,作為祭祀活動和接待親戚朋友及設宴席專用,有時用于糧米加工的臨時作坊。樓上用木板相隔,有的用作堆放家什用具,有的用作接待遠親留宿之用。正房下左右建有二層樓的耳房,下面為灶房,樓上一般作糧食儲藏室。房屋一般是坐北朝南或因地形而為坐南朝北,屋脊兩端翹起,左端微高,右端稍低,意為:左青龍、右白虎。整個民宅建筑風格和各種花紋雕刻及禽鳥圖案,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
公家大園
該大園被認為是茶馬古道的起點之一,是茶文化在易武的見證。清乾隆至道光年間,易武、倚邦、攸樂、曼撒、曼磚、革登70%的茶葉均在易武集散,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約400余年的10株大榕樹緊緊圍繞著公家大園,樹冠高大,枝葉茂盛,仿佛在迎接八方來客。榕樹的根系當時還被馬幫運茶出發前用來栓馬。
2006年,在易武原關帝廟舊址仿照關帝廟建筑風貌,建成“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951.9平方米,館內收藏有石刻碑文、木匾、清代字據契約和當地老百姓祖傳的制茶、泡茶、馬幫馱運茶的工具,各茶莊、茶號生產的茶葉樣品,有關茶文化歷史書籍等計364件。
作為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和普洱茶的原產地,易武在清朝光緒年間,一度是云南六大茶山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茶葉生產、加工和集散之地。各種商號、茶莊、店鋪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商業繁盛,馬幫不絕”就是對易武古鎮那時的真實寫照。
茶業的發展不僅增加了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而且還促進了其他(傳統)產業,如:種植業、加工業、紡織業、商業、交通的發展。使易武呈現出“商旅民工云集、店鋪茶莊林立、騾馬、牛幫塞途”的繁榮景象。
大量漢人遷居易武種茶、制茶、賣茶,既恢復和發展了茶業;由于當地土著民族與漢族共同居住、共同耕作、共同從事茶葉生產、加工,又促進了各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同時,漢族的花燈藝術、教育形式(私塾)、醬菜加工、農具制作、建筑技藝(四合院)、紡織技術等大量先進的漢文化傳人了易武,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