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一種神奇的茶品。自從其隨著歲月流逝口感會“越陳越香”的特質被發現,就被人們譽為“可以喝的古董”。從此,茶的陳期也就成為茶人心目中“好茶”的標準之一。
但是長久以來,無論消費者還是商家,對于普洱茶年代認定的方法,一直是模糊含混。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歷史文獻不充足和咨訊不流通。2000年之前,茶人們對于茶的年代辨識,主要是靠觀湯色、看葉底、品口感。這就造成的年代認定的主觀性、隨意性,毫無客觀標準可言。因為茶品的湯色和口感很容易受到入倉的影響。在潮濕環境下存儲一年,茶的外觀轉化可達到自然條件下三至五年的效果,而伴隨而來的,則是容易引起茶品霉變等情況。市場上許多老茶都是經過“入倉”處理后,將年份夸大幾年甚至幾十年后高價出售。少數真正長期從事茶葉貿易而知情的上層業者,由于經濟利益,更將辨識年代的經驗當作秘密隱而不宣。而坊間流傳的各類普洱茶書籍,由于不具備正確的歷史觀和嚴謹的考據精神,甚或根本是為了商業利益生拼硬湊,更加速了錯誤觀念的傳播。
近年來,由于茶人們不懈的努力探索,許多關于普洱茶的歷史文獻、產銷紀錄等都得到公開。從此,關于普洱茶的年代認定,也逐漸形成了一套嚴謹的斷代系統。那么,究竟辨別茶品年代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普洱茶年代辨識的方法,同古陶瓷、書畫等古玩的鑒定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一方面,各種類型的文獻記錄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斷代依據。比如:廠方的加工記錄、銷售記錄、倉庫的存儲記錄、商家的定制記錄、以及會議文件等等。但這些資料,通常是普通商家和消費者難以接觸到,只有對普洱茶鉆研較深的茶人們才能得到。
另一方面,就是茶品自身的時代特征。這是依附于茶品本身,在現實中最為直接、觸手可及的斷代證據。在各個歷史年代的茶葉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技術環節的改變,都會在茶品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茶品陳化的歷史,溫度、濕度、地理位置,也會深深銘刻其中。由于對于茶品制程、儲藏情況的了解不斷加深,過去使用的湯色、口感、葉底等感官鑒定方法現在已經僅僅作為輔助方法使用。最簡單可靠的辨識依據,以餅茶為例,目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茶品的茶材、餅型、拼配手法等方面。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進行茶種改良的實踐與研究。關于茶材,新、老茶種的更替以及栽培技術的變化,都會直接體現在茶餅的原料中。大體說來,古董茶、印級茶多使用大葉原始種的野放茶菁(是否部分古董茶有使用栽培型野生原料,至今尚未定論。但即使有,數量也不會太多)。這類茶材的口感較改良種茶園茶醇和而質重,葉底柔軟肥大。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樣的原料還是使用得很多。文革以后,云南省加快了茶種改良和臺地茶園的推廣,許多老茶園被淘汰,被改良種灌木新茶園取代。因此,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國營廠制茶的原料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