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對普洱茶的真偽、好壞、新陳、香味、時序、品性有較高的認識,就必須培養自己對普洱茶的“情感和熱愛”,并躬身實踐,以便修煉成出色的普洱茶人。這時候,你就會達到一種境界。否則,只靠別人的清談和書本的闡述,是不能很好地領悟普洱茶的精髓的。
要親自去尋訪古老的大葉種茶樹,同少數民族姑娘一同在大茶樹上采摘茶葉,聞一聞茶葉的自然清香;同老人們喝一喝幽香的陳年普洱茶,聽一聽他們述說馬幫運茶進貢的故事。還應該親自去儲存那些普洱“青餅”:三年的、五年的、十年的、二十年的、三十年的……去品嘗這不同年代的茶吧!欲悟得普洱茶之真諦,必須靠自己的身體力行,靠不斷地用時間來打造經驗。那么,普洱茶和人和心和識終究會渾然一體。
普洱茶之辨首先要明了產地。普洱茶以西雙版納、思茅、臨滄即瀾滄江中下游地段生長的喬木型大葉茶為主,特別以勐海、鎮沅、景邁、易武、景東、景谷、布朗山之茶為優。如果有了好的原料,再經很好加工過的普洱茶,就基本上沒有存放不當的問題,一般來講都會是不錯的茶。然后可進一步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考察茶葉的質地,通過它的色澤、香氣、味道、形態來掌握茶葉質量的優次。此時就要調動眼、鼻、嘴、手來進行鑒別和審美。
唐代茶道大師陸羽曾贊嘆:蒼天生育萬物,都有它的奧妙,人類所做的不過涉及一點浮淺的皮毛。人們借以庇護自己的場所是房屋,房屋可以建造得很好;穿的是衣服,衣服可以做得很精美;充饑的是飲食,飯與酒的味道可以美極了。而茶卻有九種難處:一是采造,二是鑒別,三是器具,四是用火,五是用水,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煎煮,九是飲用。陰天采摘,晚上烘烤,還不能算會制作茶的;用口嘗味道,用鼻嗅香氣,還不能算會鑒別茶;有膻味的鍋爐,有腥氣的瓦盆不能用作煮茶、飲茶的器具;有油脂的柴和烤過肉的炭,不能用來烘茶、煮茶;急流的水和淤積的水,不能用來煮茶;茶烤得外面熟而里面生,不能算是烤好了的茶;碧綠色的茶葉細粉和淡青色的茶葉塵灰混在一起,算不得是茶末;煮茶時操作不熟練,倉促地攪動茶湯,不能算會煮茶;只是夏天喝茶而冬天不喝,不能算懂得飲茶。
茶之辨是要有一定悟性的,非一日之功。它囊括了茶道、茶藝、茶用的方方面面。
臺灣鄧時海先生對普洱茶的品味自有一番境界,我們認同他的感悟,現在把他的成果歸納介紹如下: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