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普洱茶市場反饋的信息,支持普洱茶熱有三大理由,我想這三大理由應該成為好普洱茶的三大標準:
一、有祛病健體功能
袪病健體,這是茶葉共有的功能,但普洱茶表現得尤為突出,特別是針對現代都市人的很多病。它能把人體內積聚過量的、引發多種疾病的東西有效降低,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病。這點很多醫學報告已有論述,更難得的是不少喝普洱茶的人都有切身體會,看著引發病的各種指數在降低,感覺到體內活力在增強,喝茶人從苦味中就品到了甘甜。所以祛病健體功能就成了好普洱茶的第一標準。
二、內涵豐富,應法而變
先天足,存放得法的普洱茶,隨時間增長內涵越豐富,這種豐富不單以它耐泡顯現,更以它的多變而讓人著迷。同樣的普洱茶,泡法不同味道就不同。同一壺茶,不同的人喝會有不同的感覺。這種變化很形像地給我們講述著茶道之理。它可煮,可泡,而泡法不同表現就不一樣。不同味道的時隱時現,茶氣的時上時下,使人五體通暢,有減負舒壓之感。
所以在很多高檔次的茶藝館里,有功夫的茶藝師要顯示他的泡茶造詣時,都喜歡選用存放多年的普洱生茶,茶客們喝著每一道不同味的茶,身心感受著這變化帶出的愉悅,再聽著師傅把茶理緩緩道來,你會由衷地感嘆普洱茶真太妙!普洱茶這種內涵豐富、應法而變的能力成了好普洱茶的第二標準。
三、越放越好
這個好,可以表現在香,也可以表現在醇厚,更表現在氣足。好茶放入居室,只要室內雅潔,它還能與人相生:在放茶居室內生活的人發病機會少了,放入室內的茶吸入人氣反而好得更快了。
佛講過這么一句話:〔一切諸因緣和合而成的事物,皆本具改壞的傾向。〕從這句話里,我們找到了普洱生茶能越放越好的主要原因。在我們現今能見的時段內,它能越放越好,是因為它起始段它的諸因緣還沒有和合好,和合完成它也會變壞,就像熟茶,假如把做熟時能讓茶完全發酵完成,陳放已不是變好,而是通過放、把它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不好氣味褪掉,讓人喜歡的東西更顯現而已。所以它很快就到頂,失卻了陳放價值。
喝陳年普洱茶多了,收藏普洱茶的時間長了,你會體會到,同樣放,不是所有茶都會變好得一樣快、好得一樣妙。這樣很自然就得出了好普洱茶的第三個標準:好得越快越妙的就是好普洱茶。
喝多了陳年普洱生茶的人,對熟茶是動不了興趣的。以上說的好普洱茶的三個標準來衡量,熟茶的表現是最差的。它的出現不是為了更好地展現普洱茶的三大價值,而是通過做熟,把茶里不受人喜愛的苦澀味去掉,從而達到不需要等,做好就可以飲。用加速消費來擴大需求量,從而促進生產。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有效的。近三十年熟茶的需求量是生茶遠遠不能比的,就算投放市場的生茶,大量也是提供給茶商再加工,用他們的辦法減少了苦澀味再賣。
但今年的普洱茶熱,出現了與往年絕不一樣的勢頭,大量生茶成批地進入到各家各戶,你到那些普洱茶發燒友的茶座去聽聽,他們談的都是普洱生茶帶來的各種故事和體驗,熟茶幾乎沒人談。這種現像又給了云南茶葉界什么啟示呢?趁著市場的升溫,單純從市場策劃這個角度來說,應該做些什么能讓市場健康發展呢?
這很可能是云南各級領導和茶道中人經常在想的問題。但在一些權威雜志所發表的專家言談中,我發現市場的這個變化和未來走勢,幾乎沒有進入專家們的視野,有人甚至提議:要明確指出普洱熟茶才算是普洱茶。
這提議,說它是在拆普洱茶的招牌一點不過分。難怪鄧時海先生在該雜志上激憤地說:〔普洱茶傳統茶藝將中斷四十年〕。
對這個結論自然很多人會反對,但對著各種反對聲音鄧先生可能只有苦笑,因為他心里藏著一句話:對那些沒有喝過真正好普洱的人,我無話可說。
然而鄧先生不知有沒有注意到,這話是給他一手扇起的普洱茶熱兜頭澆了一盆冷水。我注意到鄧先生的這句話是依據他訂出的好普洱茶標準:云南大山樟林、大葉喬木曬青、古法生茶干倉、后發酵老氣韻 】而說的。
但這樣訂標準,我覺得鄧先生是有點感情用事了,按鄧先生這個思路,標準還可以再感情些。
先說第一條件:「云南大山」,這樣給生長地區定位,土壤學者馬上會提醒你:不要只看山大小,更要看山體形貌、座向,看水,看土壤結構;而炒熱了的茶區又會有人提醒你:單是大山還不夠格,要名山,最好是「六大茶山」;而很多老茶農也會提醒你:同一座山栽在東坡的茶和栽在西坡的茶就不一樣,茶還是種在東坡的好。
再說「樟林」,單純樟林還不算好。不要只看到樟林里的茶有樟香,而且樟木氣有驅蟲作用。如從道家的陰陽五行觀念看,樟屬陽木,樟林就成了陽木林,所以能在樟木里間種青木(云南人叫它水冬瓜木),青木屬陰,樟、青相間,陰陽相和,下面的茶會更好。
但樹的疏密還要因山而變,「崖必陽」,樹就可多種,「圃必陰」,樹就要少種,在這樣一個陰陽協調環境下生長的茶,氣味更足。
說了「地」,還要說「天」,應時而采的茶才是好茶。在云南,「清明」前采的茶氣強而味未全,「立夏」后采的茶,是氣散而味激;最好是在「清明」到「谷雨」時采,那時茶氣足味全,陳放更妙!
說到「古法」,如果指的是制茶方法的話,只能說是:「無定法」。制茶方式首先要看目的,也就是看做給哪里的人喝。就算同一目的,也要因產地不同而變,因采茶季節不同而變。鄧先生在古法前先定了個曬青。而強調曬青是有很多道理的,這已成了茶葉界的共識。但沒太陽怎么辦?采茶時一路下雨是經常發生的,今年八月就有很多茶區幾乎沒停過雨,那等于是沒有出路,如不想用火把它烤干,只能另謀它法。
再說干倉。只用干倉兩字來表述存放方式是不準確的,別說茶是具有人茶相生的特性,就算是選倉庫存放也要因地制宜為好。茶葉放在粵、港、臺等地區的干倉是對的,那里空氣濕度大,氣溫高。但放在其它地方呢?現在很多普洱茶已賣到北京、東北、青藏高原,以至國外,若還是放干倉,那么那里的人要喝上鄧先生說的好茶,可能要等上一百年了。
所以對著一個以大眾為主體的市場,對著一個正在興起的普洱茶市場,對著一班想喝上好普洱茶的現代人,好茶的標準不要定得太尖,標準越尖,離市場就越遠,真成了『陽春白雪』了。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ww.txldjsj.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添加個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