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們在喝到一款好普洱茶時,總是會形容茶湯醇厚、飽滿、粘稠等,這些詞大多用于描述普洱茶的口感,此外,茶湯是否透亮/明亮,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品飲感受。
茶湯冷卻后變渾濁,是品飲普洱茶的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為什么有的普洱茶湯比較渾濁,本期文章就來為大家揭曉。
“冷后渾”是優質紅茶普遍具有的特征之一,如果喝普洱茶年份較久就會發現,有些普洱茶在品飲過程中其實也會出現“冷后渾”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關于“冷后渾”,最直觀的解釋是茶湯變涼之后產生的白色絮狀沉淀物,有些茶友也將其稱為“茶乳酪”,它的物質基礎是茶黃素、茶紅素和咖啡堿的絡合物。這種物質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高低而變化,溫度低于40℃時呈乳凝沉淀狀態,溫度升高即溶解。
普洱茶的制作原料為云南大葉種曬青茶,茶葉內含物質較為豐富,因而在品飲時出現“冷后渾”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那么要如何判斷普洱茶湯渾濁是“冷后渾”,還是品質問題呢?非常簡單,將冷卻的茶湯再次加熱后,如果能夠變得明亮通透,即為正常的內含物質凝結;如果依舊渾濁,則需要從原料、工藝、倉儲、沖泡等方面來找原因。
除了上述的“冷后渾”,普洱茶在沖泡過程中也會出現茶湯渾濁的現象。
一般而言,在沖泡普洱茶時使用茶濾,便能將大部分雜質或黑點過濾干凈,從而呈現出清涼通透的茶湯。還有一種情況是,茶湯中漂浮著許多茶毫,有些剛入門的茶友可能將其誤認為雜質,事實上恰好相反,這是用料細嫩、茶葉品質出眾的表現之一。
如果普洱茶在制作時拼配了大量的雨水茶;或者是殺青過程中火候掌握不當,部分茶葉出現糊點,以及揉捻過度導致碎茶增多,這些不合格的茶葉混入整茶中,過多的碎質溶入茶湯、內含物質溶出速度過快等,均會對茶湯的透亮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普洱茶的沖泡也非常講究水質、水溫、注水方式、出湯時間等細節,如果注水時水線太高,或者出水太猛,茶葉在蓋碗中快速翻轉,附著在干茶表面的灰塵、雜質等悉數溶入湯中,同樣也會導致普洱茶出現茶湯渾濁的情況。
此外,處于不同陳化階段的普洱茶,茶湯表現也不一樣。大部分普洱茶的轉化都會經歷一個“尷尬期”,這個時期普洱茶中的有益菌正在大量繁殖,不僅香氣和滋味表現不突出,茶湯顏色、質地和明亮度也會受到影響。如果是存放在高溫高濕環境中的普洱茶,茶葉容易變質發霉,茶品的綜合表現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茶友們在品鑒普洱茶時若出現茶湯渾濁,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品質有明顯異常導致茶湯渾濁的茶品,則不建議繼續飲用。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