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口感會因為沖泡手法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而普洱老茶由于較為稀少,在沖泡時候更要注意。老茶一般要求高溫醒茶、高溫沖泡。相對來說,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沖泡水溫老熟茶要略高。對于許多老生茶,在泡與泡的間隔開蓋,使葉底稍稍降溫后再續泡,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歷經多年時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貯存不當而有異味,可通過高溫和多次洗茶來盡量排除,選用紫砂壺沖泡對雜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沖泡前先沸水醒壺,這和蓋碗的溫杯是同樣的作用,沸水將紫砂壺里外澆透,投茶入壺,由于壺比較大,投茶8克,如果壺小,應適當減少投茶量,如一二人飲,小壺投茶四五克即可。
醒壺和醒茶這道工序非常重要,如果投茶前已經高溫淋壺醒壺了,第一道洗茶時沸水先入公杯,再入紫砂壺,稍稍降低水溫,如果沒有高溫醒壺,第一道洗茶時直接以沸水入壺,醒壺也醒茶。
洗茶兩次,沸水即入即出。沖泡老茶,首要是高溫,水溫一定要高,老茶經過十幾年沉淀,已經進入一種平穩轉化狀態,高溫才能把其中隱藏的內質激發出來,所以沖泡時,為了保證水溫,沸水入壺時,低沖,迅速澆入,除了入水,壺蓋不要打開,保持壺內溫度,同時收斂住茶氣。
每一泡入水之后,沸水淋壺一遍,可保持高溫,另外,在注水時,稍稍讓水溢出壺口,讓茶湯浸潤壺身,有較好的養壺功效。
沖泡時,前六泡可以即入即出,這也是紫砂壺沖泡老茶的好處,茶氣和茶香更加聚攏,能夠保持香氣高亢濃郁,高溫下快速出湯,能在激發滋味的同時減輕澀味。
六泡之后開始逐泡增加悶泡時長,每次不要增加太多,5秒—10秒—15秒—20秒等逐次增加,根據茶湯的滋味飽滿程度和是否出現水味來定。在九泡以后,沖泡時可以增加淋壺次數,增加壺內溫度,激發茶的內質,提升香氣。從第十二泡開始,可以在每次出湯時不要一次出完,留三分之一茶湯在壺內,和下一次沖泡時一起出湯,俗稱“留根”,這也能保持后續的茶湯滋味飽滿度,增加老茶耐泡度。
用正確的方法沖泡老茶,香氣釋放的很好,茶香濃烈,有自然陳化后的穩重陳香,同時伴隨著顯著的樟香,香氣層次豐富而協調。品老茶,一定要有耐心,切勿因為第一口不好喝,就全盤否定一款茶,好滋味往往藏在下一泡。
評鑒葉底:
在茶葉鑒賞中,評定葉底(茶渣)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因為,浸泡后的茶葉(葉底),能真實反映茶葉原料的“本來面目”,通過分析葉底狀況,不但能判斷出茶品原料(鮮葉)的生長發育情況,更能判斷制茶技術工藝的優劣。
評定葉底一是靠嗅覺辨別香氣,二是靠眼睛判別葉底的老嫩、勻整度、色澤和開展與否,同時還觀察有無其它雜物摻入。
其方法是將沖泡過的茶葉倒入專用的葉底盤(也可以是杯蓋等平面物體)里,倒的時候要注意把細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蓋的茶葉倒干凈。注意拌勻、鋪開、撳平,觀察茶葉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勻整齊、色澤狀況、撳按葉底感覺茶葉的軟硬等(如感覺到不明顯時,可用茶湯清洗茶渣,撳平后,將茶湯徐徐倒出,使葉底平鋪或翻轉看)。如果用一般的盤子看葉底,則可加清水漂洗,讓葉張漂在水中,觀察分析。
評葉底時,要充分發揮眼睛和手指的作用,手指按撳(輕壓的意思),判斷葉底的軟硬、厚薄等。再看芽頭和幼嫩葉片的含量、葉張卷攤、光糙、顏色及均勻度等。
圖片
而不論生茶還是熟茶,都可以對照老嫩程度、條索松緊、勻整程度、色澤情況、柔軟狀況、摻雜與否等幾方面來進行判斷。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