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個山腰上的白房子了嗎?那就是我們在昌寧的第一個茶廠。
那個地方位置很好的,原來是個寺廟,據說是明朝時候蓋的,民國時期,火災燒掉了,老百姓又給它重新修起來,再后來,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又砸了,然后建了個學校,叫護國寺小學。
我們來的時候,那個學校已經沒有學生了,荒廢了,我們就把它買了下來,建了我們在昌寧的第一個工廠車間。
我覺得老祖宗挑地方,風水絕對是有講究的。今天昌寧紅已經有了13個茶廠了,而我們的茶廠,幾乎可以串起整個滇紅的發展歷史。”
田穩榮此言非虛。
從50年代,在滇紅創始人馮紹裘先生做茶的老廠房基礎上改建的今“安石茶廠”;到松山村2000米的高山上,目前全世界海拔最高的CTC茶廠;再到昌寧縣內,目前單體建筑國內最大的精制茶廠。
昌寧紅的13個茶廠覆蓋了昌寧縣和鳳慶縣差不多共60萬畝的優質茶園。
▲ 從可追溯滇紅歷史源頭的老茶廠
且擁有CTC生產線6條,名優茶生產線10條,自主研發全自動拼配生產線4條(CTC拼配線1條、紅條茶拼配線1條、綠條茶拼配線1條,普洱茶拼配生產線1條),產能20000噸以上。
▲ 到一流生產線的新茶廠
自此,一個“巨無霸”式的中國茶企終于浮出水面。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這樣一個規模讓人目瞪口呆的茶企,之前國內卻幾乎少有人聞?
從純貿易企業,到全產業鏈布局
“2005年以前,中國人其實很少喝紅茶。但是我們可是從90年代初開始,就給國外企業供應紅茶原料了。”田穩榮微微一笑,透著些小得意。
“當然,那時候我們不能直接供貨,都是要通過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
那時候,還沒有成立“昌寧紅”品牌的田穩榮,運營著名叫“穩隆”的茶葉公司,主要專注于茶葉貿易,生意一直順風順水。
▲ 昌寧紅創始人 田穩榮
而茶葉貿易的變局出現在90年代末,彼時歐盟等西方國家地區,突然出臺了關于農殘檢測方面的一系列條案。
“這一來,一些之前看不見的問題,全部出現了。”
整個90年代,正逢國有企業改制方興未艾,民營企業如潮涌現的階段。統購統銷的結束不但讓茶葉成本開始走高,一些不懂茶卻開始做茶的私企,也給茶葉品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亂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殘超標。
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溝通越來越方便,原本靠中間環節的貿易生存也越來越嚴峻。
“所以我們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出路,那就是——做基地、建工廠。” 田穩榮說。
生產基地的布局,從“滇紅第一村”開始
安石茶廠是田穩榮設在鳳慶的第一個茶廠。
此時,不得不承認田穩榮在選址上的眼力,因為安石村,是滇紅歷史上絕不能不提的一個地方。
安石村隸屬臨滄市鳳慶縣(鳳慶古稱順寧),產茶的歷史悠久,但其名聲大噪卻始于1938年——曾參與祁門紅茶、寧紅茶等茶葉改良試制的馮紹裘,為了開辟茶葉出口新的產區,來到順寧后,在安石的中嶺崗、新寨小組采摘鮮葉,就地試制成功了第一桶云南紅茶。
安石遂成了滇紅茶的緣起之地,自此被成為“滇紅第一村”。
解放后,安石村依然是鳳慶滇紅茶的重要原料基地。而50年代在原制茶地基礎上興建的安石初制所和安石村的原料基地,則在2002年被田穩榮收之麾下,成為其布局產區的第一子。
我們參觀過很多老廠房,不過絕大多數現在都隨著時代更迭,或搬遷棄用,或更多是歷史展示功能。而這么一個60多歲依然在孜孜生產的老茶廠,生命力仍盛,依然在發揮它的價值,每個角落都散發著“蒸汽朋克”式的工業美感。
(以下:安石老茶廠大片多圖預警)
▲ 老建筑上的標語,充滿了時代感。這個五十年代老建筑,現在主要是充當原料倉儲空間。
▲ 時光洗滌后的木質結構老房子,是80年代滇紅歷史脈絡的延續。
▲ 這是一條2007年建起的CTC生產線,都是印度的設備,也是當時最先進的CTC生產線,現在依然在高效運轉。
▲ 工廠里還保存著一臺老式英國制造的馬歇爾茶葉揉捻機(約上世紀30年代生產),為了實用也曾經改裝和粉刷過,每年春茶季生產精品茶的時候,都還會用一陣子。
“保護老機器最好的方法還是時不時地要用一用。”安石茶廠李廠長說。
歐盟茶葉協會主席此前來這個老廠參觀的時候,看到這臺英國的機器,分外驚喜,現在全世界都找不到了,居然還能在這里看到。
當茶語網編輯一行抵達安石村的時候,正值秋茶季開采季節。時不時會有村民騎摩托車過來送鮮葉。而安石村的鮮葉價格,普遍要比其他地方高10%~15%。
而價格普遍較高的原因,則是因為安石村的村民在茶園種植的時候,要比其他地方村民付出更多的代價。
▲ 據悉,安石村現在大概4000人左右,擁有茶園接近1萬畝,年產量最高峰的時候是接近約2000噸左右,大部分都是CTC,也有部分名優茶在生產。圖為曾被毛主席接見過的安石村勞動模范,李翠蘭,86歲高齡,采茶動作依然快過很多年輕人。
為了管理茶葉安全種植,安石茶廠跟村委會合作,組織了23個小組,每個小組2個人,專門監督農殘管理。
并且跟農戶簽訂合同,十戶人家一個組,互相監督,“如果一戶人家的鮮葉里打了農藥,那么其他九戶都有連帶責任。”
“今天,安石村的茶葉安全是能夠達到歐盟標準的。”田穩榮說。“滇紅第一村這塊招牌太亮眼了,我們不敢把它做壞了。”
13個茶廠,“收藏”滇紅活的歷史
安石茶廠之后,鳳慶又有了大路外茶廠、大寺茶廠、馬家窩茶廠……
在2009年以后,又在昌寧有了勐庭茶廠、松山茶廠、漭水茶廠、團樹茶廠……
有的是收購的經營不善的老廠,有的則是新建的嶄新的廠房。這樣的新舊并行,兼收并蓄,讓整個滇紅演繹的歷史,都幾乎讓昌寧紅“收藏”了下來,更重要的是,新的在用,老的也沒荒廢,都是鮮活的。
漭水分廠
▲ 上圖皆為昌寧紅的漭水茶廠,從茶廠的建筑風格和老舊程度,應該至少是修建于上世紀70年代以前。
不要看這個茶廠老舊,就小看它,整個昌寧紅最好、最貴的紅茶就產自這個茶廠,因為它處于瀾滄江上游,位置輻射了整個昌寧紅最好的紅茶原料產地和諸多古樹。
在選擇或建設每一個分廠時,昌寧紅都堅持統一的選址標準——即優質的生態茶山,占領不可復制的資源,力爭茶樹品種的多元化。
除了精制總廠,每個茶廠都幾乎建在茶山之中或茶園旁邊,以縮短鮮葉采摘后的運輸半徑,以保證鮮葉第一時間入廠,第一時間制作。
而十三個茶廠所覆蓋的茶園,經緯度不同、海拔不同、種植的茶樹品種不同、小區域的生態環境不同、茶樹生長的土壤狀況不同……
古樹茶廠
▲ 上圖為昌寧紅位于昌寧河尾村的古樹茶廠,一個新建的以普洱茶為主的初制所,周圍就是有3萬余棵百年以上古樹茶的茶園。
這樣的大跨度、大空間,囊括了茶樹品種的諸多大類(有各類老品種樹種,也有各種高優新品種;有大葉種、中葉種,也有小葉種;有喬木型,也有灌木型;有傳統種子育苗的茶樹品種,又有扦插等無性系繁殖的品種等)。
這些優質稀缺、不可復制的資源,既保證了生產出的茶葉香氣、滋味、濃度、內涵的多元性,也為昌寧紅實現空間和時間相結合的“大拼配”理念,創造了條件。
翁堵分廠
▲ 上圖為昌寧紅翁堵分廠,周邊就是翁堵鎮三萬六千畝的雨林認證基地,這里只接收附近雨林聯盟認證茶園的茶葉原料。而這條生產線,也是目前昌寧紅生產體系里最先進的CTC生產線,整套生產加工設備,都是自行研發,并在印度定制。而另外一個建在溫泉鎮松山村的茶廠,海拔2000米左右,是世界上目前海拔最高的CTC生產線。
而作為一個從國際貿易起家的企業,昌寧紅也從未放棄過大宗茶的市場。
“要知道,紅茶占全球茶葉貿易的將近80%,而CTC又占紅茶貿易的80%。我們作為一個茶葉大國,絕不能把這塊市場都丟掉。”田穩榮說。
但紅碎茶源于印度有百余年的產制歷史,而在我國則只有30年。
于是,從2002年開始,田穩榮從印度進口多套加工生產線,并聘請印度相關工程師進行工藝技術指導以確保茶葉品質符合國際消費需求,大大提升了紅碎茶的品質。
近幾年來,更是同印度茶葉機械制造公司合作,不斷改進國際領先的CTC設備,加強萎凋、發酵等關鍵節點的精準控制。
“我們的CTC紅碎茶生產設備目前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這一點,我敢這么說。”站在翁堵分廠里的CTC生產線旁,田穩榮非常自信。
現在,昌寧紅的紅茶產品遠銷世界2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五大紅茶品牌中的立頓、英國川寧、俄羅斯ORIMI、英國Finlays都是昌寧紅的合作伙伴。
與國內娃哈哈、頂新集團、大閩等大型茶飲料和茶粉企業,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精制總廠
▲ 上圖皆為昌寧紅位于昌寧縣的總部,也就是精制總廠。2017年投入使用,是一個2萬噸級的精制、拼配、倉儲、物流中心,存放不同年份、不同季節、不同種植區域的茶葉,為生產口感獨特的“昌寧紅”高端名優茶,拼配出供國際、國內大宗市場品質穩定的茶產品建立強大保障體系。
可以說,該廠的建設,讓昌寧紅的生產加工能力、產品品質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具備了規模化的集群優勢。
2018年8月,昌寧紅正式從“保山昌寧紅茶業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云南昌寧紅茶業集團有限公司”。
“這意味著我們現在要從保山的昌寧紅,變成云南的昌寧紅,未來我們還將變成中國的昌寧紅,世界的昌寧紅。
因為我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僅面向國內市場的企業,昌寧紅的目標從來都是全球的。”田穩榮說。
“而跟世界性的企業做生意,對方第一個關注的就是,你有沒有規模化?有沒有標準化?你的各項國際認證通過沒有?這是我們的長處,也更進一步要求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做茶。”
今日此時,這個之前一直專注做好原料、做好基地、做好食品安全和茶園認證的云南紅茶名列前茅的出口企業,終于也從此刻開始從幕后逐漸走到臺前,開始著力做品牌、做精品茶、做國內市場。
也由此解答了,為什么如此一個“巨無霸”企業,有這么久的歷史,有這么大的規模,有這么多的“國外朋友圈”,卻在今天才緩緩移步到大家的面前。
撰文:擺尾鯨
攝影:夏小西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