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產業生產現狀
1.生產茶類:盈江縣主要生產茶類有紅茶(工夫紅茶、CTC)、綠茶、普洱茶,烏龍茶等茶類。
2.茶葉面積、產量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盈江縣現有面積100200畝,其中:茶園采摘面積78000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8%,幼齡茶園22200畝,占總面積的22%,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達23500畝,良種占有率達24%,2014年產量4508噸,茶葉工農業總產值902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7141萬元,工業產值1880萬元,茶農人均收入697.4元。茶葉產業共涉及到全縣14個鄉鎮,盈江農場,82個行政村,660個自然村,4.2萬戶,有茶農10.4萬人。
全縣范圍內共有茶葉加工點104個,其中:家庭作坊81個、初制茶所20個、精制茶廠3個,年加工總量達5000噸以上。獲得QS認證企業有3個,注冊自主產權商標6個,獲得省著名商標1個,獲得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個、州級重點龍頭企業1個,創立了2個茶葉品牌,分別是以“勐弄山”牌茶和“騰盈”牌茶,兩家企業產品多次在國內的各類名茶評比中獲得了優秀獎項,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良好贊譽。
經過多年努力,茶產業已經成為盈江縣廣大山區人民群眾增收致富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導產業。加快茶葉產業科學發展,對提高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科學技術發展及成果
(1)茶葉生產基地初具規模,種植管理技術穩步提升
盈江縣自一九五四年開始發展茶產業,至2015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100200畝,種植規模位列全州第二位,茶葉種植面積得到長足發展。全縣5000畝以上連片種植的基地有5個3000畝以上連片種植的基地有8個,2000畝以上連片種植的有13個。卡場鎮、油松嶺鄉、勁弄鄉、芒章鄉等4個鄉鎮的茶園面積都達到了1萬畝以上。已通過認證的有機茶園基地面積有6800畝,無公害茶園面積有91363畝。
在茶產業發展過程中,狠抓原料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基礎,一是大力實施低劣茶園改造工程。我縣大力組織實施增施有機肥、重修剪、嫁接、無公害茶園換種技術等科學措施改造低產劣質茶園:二是推進良種和生態茶工程。為今后我縣茶葉產業的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2008以來,全縣共改造低產老茶園面積2.2萬畝,改造后的茶園平均單產達70千克,比或造前每畝增加產量37千克,每年新增產量814噸,新增產值1302萬元,改造后的茶園增效明顯。
(2)龍共企業和品牌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扶持下,我縣現有的3家精制茶廠(盈江縣勐弄山茶葉有限公司、盈江縣華康高山生態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盈江縣吳龍茶廠)都通過了QS認證,其中:盈江縣華康高山生態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盈江縣勐弄山茶葉有限公司被列為云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產品加工省級龍頭企業,創立了2個茶葉品牌,分別是“勐弄山”牌茶和“騰盈”牌茶,通過多次組織企業參加云南省茶葉博覽會、農博會和山西茶博會等茶葉展覽交流會,企業產品多次在國內的各類名茶評比中獲得了優秀獎項,進一步擴大了產品市場,有效地提高了我縣的茶葉知名度,品牌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3)茶葉加工能力進一步提升,生產加工技術趨于成熟
通過加大茶廠建設扶持力度,提高企業生產能力,全縣現有茶葉加工點104個,年加工總能力提高到了5000噸以上,基本實現了茶葉加工機械化,制茶工藝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從茶園建設、育苗栽培到茶葉制作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一套較為成熟的專業技術,不少村級茶場及少數農戶也掌握了名優茶生產、加工技術,茶葉產業開發步伐加快。
4.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通過近50年的發展,茶業已成為盈江縣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茶葉經濟收入已成為廣大農民,特別是是山區人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茶產業的有序發展,對促進邊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內容來自《云茶大典》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