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墨江縣古茶山(園)
(一)迷帝貢茶古茶山
1.迷帝貢茶古茶山
迷帝古茶山分布于在哀牢山墨江段的團田、新撫、景星、通關等鄉鎮占茶區,海拔1250米至1940米,年平均氣溫14.2℃~18.3℃,年降水1290毫米。現有茶園8萬多迷帝貢茶的原產地是米地古茶園,而米地茶的產地是界牌村,過去是鎮沅、新平與墨江三縣的交界處(新撫以前屬于鎮沅,后來劃歸墨江),故名界牌,這里是古代的交通要道,有著繁盛的集市。
茶馬古道從寧洱經通關到鎮沅與景東的必經之地,歷史上藏區的馬幫每年都要經過這里來馱運茶葉。界牌村米地古茶園距離新撫鎮政府15千米,主要分布在米地、破木、會余等周邊村寨,海拔1300米左右,有茶園近千畝。米地古茶園,面積逾300畝,據考證這些古茶樹有近500年的歷史,500年左右的現存3600多株,清代補種距今200年左右的有8000株左右。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百姓在稀疏的茶地里進行了間空補種,大概有6萬株左右。
當地種茶的民族以哈尼族,布朗族、漢族等為主。但在解放前界牌村擁有茶園的都是漢族的地主,迷帝古茶園就屬于漢族趙姓家族的,做的是“窩窩茶”之類的傳統手工茶。解放后當地政府重視茶產業的發展,于1965年在這里建有村辦企業米地茶廠,由墨江茶廠統購統銷,并提供技術指導,做出的毛茶交給墨江縣茶業公司(墨江茶廠)。界牌以前靠馬幫、牛幫運輸以及人背,直到1987年才修通公路。
2.“瑞貢京師”的迷帝貢茶
“募人百戶,種茶千畝”,明末清初時期,“米地茶”就相當有名,“塘上街”也因米地茶成為當時最繁華的驛站。時至清朝乾隆年間,米地茶作為貢茶進貢北京,傳說乾隆皇帝品米地茶,十分贊賞,說“朕品若無數,唯他色香俱佳”,并賜旨“瑞貞京師”。自此,米地茶真正成為清廷貢茶,歲歲進頁,直到咸豐年間。
因為有了“瑞賁京師”的流傳故事,“米地”逐漸演變成了“迷帝”。1995年,當地政府注冊了“迷帝”品牌,中請了商標保護。2007年思茅更名為普洱的慶典上,第八屆中國普洱茶節斗茶大賽也在緊張而熱鬧地舉行,紫云公司制作的“迷帝茶”獲得斗茶冠軍,從此“迷帝茶”的名氣不脛而走,閃耀在普洱茶界。
如今米地茶采用現代茶園管理技術與傳統方法相結合管理,占茶園煥發出勃勃生機,茶葉產量逐年提高,品質保持了古代的遺風,香濃,回甘,色味俱佳。禁止使用農藥、化肥,只用羊糞、油枯等肥料,人工鋤草、翻挖茶地,管理完全按有機茶的標準進行管理。目前,新撫鄉正在如火如茶打造“迷帝莊園”,探索旅游文化、茶文化相結合的道路,建成普洱市繼柏聯莊園之后又一個莊園經濟的奇跡。本內容來自《云茶大典》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