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雙版納的州府去勐海縣,要翻過一座大山,這座山就是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處在多依寨附近的山頂雷達站,我請王慧的表弟王龍測量過那里的海拔,為1898米。
從景洪開車上山來,快到南糯山村,可以見到路右邊有一塊牌子——“氣候轉身的地方”,意思是說,這里的氣候與景洪不一樣了。我經常上來,幾次比較,感覺到這里氣溫比景洪的低4、5度左右,下車會頓時感覺到涼爽。這里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是普洱茶的故鄉。
今年,在這南糯山我通過邊二哥,結識了一位新朋友,她是王慧,自稱“與茶起舞”,是新路村的黨支部書記。
一、 用心做好茶
王慧生長在著名的南糯茶山,娘家與婆家都是世代的茶農,所以,她對茶非常有感情,因為有文化,對茶有獨特的感覺,是個用心做好茶,與茶起舞的人。
從王慧那里我得知,南糯山的茶在森林里生長,所以帶有一股苦澀味;而冰島山的茶,是生長在茅草叢中的,太陽直射,反而甜味非常明顯。她喜歡南糯山茶略微的那種苦與澀味,但客戶對茶的口味喜好不一樣,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她對現在一些茶農為提高產量,大量砍伐茶地中的樹木,讓茶樹直接暴露在陽光底下,人為制造直射光,改變茶葉品質,有點擔心。
她說,她們家的茶絕對不這樣做,在雨林里的茶樹,長期接受散射光和漫射光的照耀,茶葉品質與口味,就是南糯山的口味,人為去改變口味,以后茶的品質將無法保證,自己的客源也就會少,所以她追求茶葉的高品質,慢慢會建立起一大群喜歡她的茶的客戶,這才是做茶人的根本,也是她用心做好茶的指導思想。
南糯山的古樹茶,是眾多茶客追求的好東西,王慧自己的好茶,每年供不應求。雖然新路村位于國道旁邊,但他們的茶山仍深藏在南糯山澗竹箐叢中,姑娘寨附近,海拔約有1500米左右的地方。
每年的產量滿足不了朋友的購買量,但她仍然把握原則,除了自己茶山采摘的茶,自己炒制,不敢貿然收購其他茶農的茶。原因是擔心別人的茶自己無法把握質量,最多是采摘旺季,收購一些鮮葉,包括自己父母家的鮮葉,也是要經過自己精心炒制,才敢賣給向她訂購的朋友,這樣的質量她才放心。
通過與王慧夫婦的交流,我們進一步了解茶農非常辛苦。在炒茶季,為了趕時間,當天從山上高大茶樹上辛苦采摘下來的鮮葉,趕在中午前后送回家晾干。
當天采摘的鮮葉一定要當天炒制完畢。在滾燙的炒茶鍋里,手指都燙壞了。有的茶農炒茶時戴手套,其實手套不散熱,特別是沾了茶葉殺青后的濕氣,手套潮濕粘在手上,燙不可耐,有時比不戴手套還要熱,所以有許多茶農炒茶是不戴手套的。
談到炒茶辛苦,王慧告訴我,指甲對她們來說很重要。她在炒茶季前就要留長指甲,炒茶時指甲長時間在鍋邊磨,指甲都快磨平了。若沒有指甲的保護,手指頭的皮肉會被熱鍋燙著更難受,會燙破皮的。以后茶炒制完了,指甲還得蓄著,需要手指甲挑黃片,這道工序也非常重要,否則茶葉的品質就上不了檔次。
她丈夫家從半坡老寨分出來時,先住永存村,后搬到新路村。她的公公為了解決他兩個兒子的建房問題,用了三塊上好的古樹茶山,換得現在新路村的宅基地。現在茶葉價格貴了,他們會經常為那三塊古茶山惋惜。
王慧的丈夫分家時分得二十多畝古茶山,他們家的茶山每年要除草,修枝,但從不與農藥、化肥沾邊。有的年份還要補種一些小茶苗。她對有的村寨使用農藥與化肥表示擔憂。
他們也有生態茶30畝左右,這些是1985年開始種的,現在也生長得不錯,這些生態茶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王慧親手做的“月光白茶”,也是非常好的一款普洱茶。她介紹說這茶降火效果很好。由于是自然干燥,沒有殺青這道工序,所以也簡單,更天然。
王慧告訴我,在原來茶葉不值錢的時候,由于沒有什么生活來源,除了種稻谷、玉米,其余時間就“靠山吃山”。早上四點多去挖甜筍趕去景洪賣,自己不舍得吃那鮮美的甜筍,去換取一些零花錢。他們還去山澗竹箐拔白花蛇舌草賣,一大袋才兩三元錢。現在茶葉好賣了,所以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小夫婦已經蓋起了一幢二百多平方的新樓,雖然也有一些負債,但他們確實是富裕起來了。
僾尼人的女兒嫁了,家中茶山多的,還是會給女兒分一些。位于南糯山頂的丫口老寨的娘家就給了王慧六七畝山林,由于海拔高,適宜生長好茶,他們從去年開始在山林中種植茶樹,今年又育了茶苗,準備再補種一些茶苗。
南糯山各個村寨的茶農的茶樹是1983年,統一按當時的人口分配的,后來就一直沒有調整。
她們夫婦分得的古樹茶山,正常年份能收獲100多公斤干茶。2019年旱季,西雙版納遇上了1954年以來的大旱之年,許多古樹沒有發芽,茶葉減產。她家的一株古茶樹,往年要產13公斤左右的鮮葉,今年只采摘了5.6公斤鮮葉,差不多少了一半,極大地影響了茶農的年收入。所以她在雨季來臨之際,抓緊時間在山上采摘“雨水茶”,以彌補當年的減產收入。
在西雙版納是沒有春夏秋冬四季,一年只有兩個季節:一個是旱季,一個是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為旱季,次年6月至10月間為雨季。西雙版納把夏茶稱為“雨水茶”,即雨季采摘的茶;把秋茶稱為“谷花茶”,即稻谷開花時候采摘的茶,當地人只種一季稻谷,所以稻谷開花一般在農歷九月左右。簡單地說,普洱茶在春茶、雨水茶之后,第三次采摘的茶為“谷花茶”。
關于茶葉的貯存,南糯山的茶農不喜歡餅茶,一是打碎麻煩,二是經過高溫蒸熱壓成餅的茶,有轉化,沒有毛茶特有的沖勁,所以他們茶農還是喜歡喝當年的散茶(生茶)。
我6月份上南糯山,王慧送了十幾株茶苗,讓我帶回家栽種。她告訴我,在雨季種茶樹,先得挖好茶樹苗,然后要在黃泥漿中蘸一下黃泥,讓茶樹的根保持水分,再在生根粉中泡一會,粘上生根粉,就容易長出根系,成活率會高一些。栽種時要用竹簽插個深孔,將茶苗插進孔里,再將泥土踩實,澆水,就容易成活。
王慧還在山上養殖了多箱蜜蜂,這些在南糯山熱帶雨林中的蜜蜂,生活在天然的原始森林中,一年四季都在山花中采集花蜜,收獲來自大自然的賜與,一年365日,才釀成那沉淀于蜂箱巢穴中的濃蜜,這些也是她家的一筆收入來源。
二、新路村的女書記
1987年出生的王慧,哈尼名字叫“者路”。
王慧是從南糯山頂的丫口老寨嫁到新路村來的,新路村是南糯山村委會下屬26個村民小組中的一個,海拔1200米左右。
哈尼族的村寨有個習慣,一旦人口增長到容納不下的時候,他們中的部分人家就會搬遷到另外一個地方,新建一個寨子,叫新寨,或者另起一個名字。由于南糯山地處原始森林腹地,所以村子建設用地緊張,容納不了新房屋的建設,于是寨民便紛紛地搬遷到交通方便的地方,比如搬到原來214國道的老路的水河寨。后來景洪至勐海的新國道修好了,通過南糯山椏口時,半坡新寨就是從半坡老寨搬遷下來的,后面又分出兩個寨子:一個叫永存村,另一個叫新路村(意思是新修的馬路邊上的寨子),新路村的寨名雖然叫漢族名稱,但卻是個完全的哈尼族村寨。
一個外地嫁過來的女子,在村民小組擔任黨支部書記,真的不容易。從王慧那憨厚的面容,堅毅的眼神中,能看到一個基層女黨員踏實為村民服務的奉獻精神,看到她堅定地與大家一起走在了脫貧致富的路上。
王慧是一名優秀的基層女干部,從他們的村民小組的建設就能看出大概。新式哈尼樓房林立的村寨,平坦的村內水泥道路,美麗的道旁盛開的花卉,漂亮的村寨室內廣場,能看得出這個新路村與其他的村寨不太一樣。在他們村民小組的廣場上,有籃球場和一個舞臺,舞臺上布置的圖案與村民各種活動團聚的巨型照片,周邊的一些介紹和宣傳欄,都能夠說明,新路村的建設在南糯山的村寨中,是很不錯的,這也顯示出王慧他們基層村民小組的干部的能力與成績。
他們寨子建的大禮堂就在她家邊上,好氣派,是新路村所有歷屆領導和現任班子的功勞。
資料上是這樣介紹新路村的:新路村,隸屬南糯山村委會,新路是個漢名,指新修的公路。因該村建在國道214線新公路旁而得名。該村是1998年從半坡新寨搬遷37戶人家到現址建寨,是哈尼族村寨,當時有耕地154畝,新茶園1200畝,古茶樹1500畝,主產稻谷、茶葉。
一個新嫁到新路村的女子,是怎樣成長為這個村寨的黨支部女支書了?帶著這個問題,我詳細詢問了王慧。
她說,記憶中她是在2009年遞交的入黨申請書,當時是一個晚上,她們三個女人騎兩輛摩托車去二廠向永存村的那個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經過幾年的考察,2012年11月20日,她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介紹人是村里的領導思江,當時他是南糯山村黨總支副書記,現在是南糯山村委會主任。為了發展哈尼族女干部,南糯山黨總支在新路村一次發展了三個女黨員,現在看來,發展女黨員對村民組織活動是很有利的。
原來新路村與永存村是合并一個支部,思江是第一任書記,新路村與永存村的支部分開后,就要在新路村成立一個黨支部,選舉一名黨支部書記。
王慧是南糯山本地茶農的女兒,文化程度也高,她性格開朗,樂于助人,為人直率豪爽;平時積極參與村里組織的各項活動,據她自己說,村里的活動她基本上就沒有請過假。所以思江主任與先優副書記提名她為新路村黨支部書記的候選人。
2015年5月31日晚上,新路村13個黨員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少數服從多數,選舉王慧為新路村的支部書記。
新路村民小組的組長叫大二,是1976年出生,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為群眾辦事的積極性很高,許多為群眾辦的事,他都與王慧商量。王慧文化程度高一些,也在許多場合、許多事務的處理上支持他、鼓勵他和配合他。他們村民小組的主要倆位領導人相處似兄妹一般,所以村里的許多事情也很容易辦。
在他們這些村民自己選的干部在帶領下,村民村寨整潔、生活富裕,寨民團結,治安良好。
基層組織,村里的大小事都要管,大到炒茶比賽,小到村寨衛生,需要他們領著黨員及群眾去參與,所以村寨的凝聚力日益增強,王慧在村民的威望也日益提高。
基層一個自然村的村民小組:有書記、組長(兼治保組長)、副組長(兼會計)、婦女組長,還有三名村民代表,他們是村民的帶頭人。然而只有前者四人享受村委會的一點補貼,大概每個月只有二百元,他們主要是為村民的奉獻,不求什么回報。就是因為鄉村基層有這么一批樸實的農村干部,所以我們國家能夠和諧穩定,脫貧致富,生活安定,安居樂業。
僾尼人崇尚黑色,以黑色為高貴,甚至黑色的烏鴉也被他們尊為神鳥。南糯山村委會的治保主任邊二哥,一身黑色衣服,顯得高貴。
王慧送給我一個他們民族男人的挎包,就是全黑色的,中間鑲嵌了一塊他們民族的繡花,非常漂亮。
我知道,僾尼(也有人稱“雅尼”)人是哈尼族的一個分支,生活在西雙版納的哈尼族基本上是僾尼人。但是我在王慧家,第一次聽說僾尼是別的民族對他們的一種侮辱性稱呼,他們應該準確地說是“哈尼族阿卡人”,這與國際上稱呼他們僾尼人為阿卡是相通的。
王慧是她的漢族名字,南糯山的阿卡人都有一個漢族的名字。她的阿卡名字叫“者路”。她的丈夫叫江大,按照哈尼族阿卡人父子聯名的習俗,其父叫“搓江”,所以她老公的名字就按父親后一個字為姓,他又排行老大,就稱為“江大”。
從王慧那里,我了解了南糯山阿卡人的一些古老習慣:
多依寨、丫口老寨的僾尼人都是一個威朗阿谷(“阿谷”是族的意思),都有一個漢姓——姓“王”。威朗阿谷后來又分成七個小家族。大勐龍那邊,泰國那邊,也有“威朗家族”,都是一家人。
姑娘寨是屬“倉先阿谷(家族)”,取漢族“龍”為姓。水河寨也是“倉先家族”的,所以邊二家就姓龍。
當倉家族主要分布在石頭老寨、石頭新寨、竹林村。“當倉家族”又分“大當倉”、“小當倉”,王慧的外婆就是“當倉家族”的。
還有“壹鳥阿谷(家族)”姓張;“壹娘谷(家族)”的姓王,集中住在半坡新寨一帶。“當飄家族”的人姓劉,分布在新路村、姑娘寨、石頭老寨等村寨。王慧所處的新路村幾個家族的人都有分布,所以寨子里的阿卡人,有姓王、張、李、龍與姓劉的。
由于愛尼人沒有文字,這些傳統的歷史與習俗,都是口口相傳,所以有些音不一定準確。
說到阿卡人的姓氏,我與王慧討論過,由于阿卡人“父子連名”,所以姓名五花八門,書寫起來困難,還會有一些音無法譯成漢字寫出來。他們的文化是漢族人傳授的,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很大,加上填寫證件與表格需要登記姓名,于是,他們每個村寨的整個家族,就有了一個統一的漢姓。還有人說,僾尼人有漢姓,是因為有人出去當兵與工作,需要有一個能書寫的姓名。如水河寨有人去當兵,就在外面起了一個“龍”姓,帶回來就影響了一個寨子里的人大家都姓這個姓。
三、 充滿幸福的一家人
王慧是土生土長的南糯山人,娘家在南糯山最高處的丫口老寨,家里父親母親,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從照片看他們全家是非常和善,非常樸實的一家人。
王慧是1987年10月出生,她記得出生時,家中人正在收割稻子,是鄰居跑去叫她的家人回來的。王慧笑著告訴我,說那時叫鄰居去叫她的家人回來,那人嫌遠不愿意去,告訴他說有雞腿給他吃,他才去叫的。
那天我們酒喝到半酣的時候,再三追問王慧,你怎么會從丫口老寨嫁到新路村的?她笑呵呵地說,是2005年,她的丈夫江大在丫口老寨有朋友,江大經常去找那個朋友玩,就認識了王慧,那時她才19歲,江大23歲。江大追王慧追了一年。當時王慧的父母并不希望她下嫁到外寨,希望自己的女兒就在身邊,就嫁在本寨子。新路村在大山外面,國道邊上,熱鬧一些,出去也方便一些,比他們深山老林里面的丫口老寨要好一些,但王慧娘家的條件相對好一些。當時王慧的父母極力反對這樁婚事,使江大不敢上門,只是通過電話進行溝通,還托人上門求過婚。
王慧很有主見,女大不由娘,在她的堅持下,于2006年嫁到新路村,嫁給江大了,當時與娘家鬧僵了,出嫁都沒有嫁妝,還是后來家里彌補的。哈尼族阿卡人有個習俗,自己的女兒一定要有一個留在父母身邊或者嫁在本寨,家中老人去世,就由這個女兒來處理后事,處理老人送上山后的遺物。如果女兒全部嫁出去了,老人去世就不能回來送葬,那怕老人即將離世,女兒都不能在跟前送終,一定要回避,離開父母回婆家。
后來王慧的妹妹王靜也嫁到了新路村,她的丈夫也叫三大。
她家兩個女兒都沒有留的娘家。她叔叔的女兒就沒有嫁外地,留在了本寨。將來兩家的老人處理后事,就由叔叔的女兒代表王慧姐妹全權處理。
王慧的老公江大,1982年12月出生,江大是身份證上的名字,家里人叫他“三大”。他是一個清秀英俊的阿卡漢子,30多歲了仍然很帥氣,所以王慧會愛上他,這也是很自然的。
他們的女兒叫江語聰,雖然只有四歲,但她很聰明,一對大眼睛水汪汪的,非常漂亮。還沒有到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在家無憂無慮地玩耍。
江語聰被王慧培養得很獨立,一個四歲的小孩,能自己吃飯,自己玩耍。甚至媽媽出門,也不會鬧著要跟著。
王慧的弟媳是景洪普文的基諾族人,所以漂亮的侄女有基諾族的血統,長得不一般。王慧的父親很喜歡帶著她。
今年四月潑水節期間,我們與北京來的王總到王慧家做客,江大在廚房做飯,王慧出面招待我們,她叫來了邊二與他妻子敏追陪我們。
王慧的丈夫江大性格內向,害羞,只有喝了酒后,話才多起來。他父親是寨子里做“剁生”做得最好的廚師,寨子里的一般人是做不出好吃的“剁生”。江大傳承了他父親的手藝,今天特地為我們做了他的拿手好菜——“生魚剁生”,我們品嘗了這道名菜,感覺別有風味。
王慧還為我們利用生魚剁生,加工了一道他們阿卡人的名菜——火烤剁生(剁生阿卡語為“蝦邊”),用火塘上烤干的空雞蛋裝進剁生,再放在火塘里煨熟,用阿卡人的話叫“鴉烏蝦邊”,意思是“火烤的剁生”。大家嘗了味道,很香,味道還是不錯的。“剁生”,是僾尼與傣族人喜歡吃的一種調味食品,用新鮮的生牛肉或鮮魚肉剁碎,加調料調制而成,僾尼人喜用各種生菜蘸剁生吃,非常可口。
哈尼人的火塘叫“彌扎草biou”。生命不止,火塘不熄。分家就要從父母家包一個火種分過來。
江大很喜歡他們唯一的女兒,女兒與爸爸親一點也不假。
王慧拿出好茶泡給我們喝,看到她要我寫的兩幅字已經掛了出來,這兩幅字一幅是王慧自己喜歡的一句銘句——“與茶起舞”,還有一幅她自己擬就的對聯“觀南糯茶海,品古樹茶香”。
王慧說不喝酒,氛圍不熱鬧,我就提議大家再喝點酒,他們以酒為貴,無酒不成歡。王慧拿出了他們的一種特殊的酒,有點甜,但度數很高,我們一起喝了起來。
在喝酒的席間,我提議想聽聽他們唱歌,邊哥和邊嫂說不會唱,王慧倒也不怯場,說我們一起唱吧,王慧與邊二的妻子敏追一起唱了起來。借著酒勁連續唱了三首熱情洋溢的歌曲,王慧唱歌很投入,眼睛都閉著,搖晃著腦袋,雙手拍著節奏,其中兩首是阿卡人的祝酒歌,還有一首是他們阿卡人的山歌——“請你喝一杯普洱茶”。聽起來是非常的熱烈高昂,一下子把我們喝酒的氛圍熱烈起來了,我們一桌人拍著雙手,伴奏著他們淳樸而又悠揚的歌聲。
四、富有孝心的外孫女
我曾經看過王慧寫的發在微信朋友圈里的關于她外婆的一段文字,寫的情真意切,內心流露出她對外婆感情上的依戀。
牽掛我的外婆
王慧
不忍細數您臉上的滄桑溝壑,只知您心里塞滿無數牽掛,還有兒女兒孫的大小瑣事;我們縱然愛您,卻沒法撫平您那日漸蒼老的容顏,能做的也只是偶爾來看望陪伴!
您說“不要買吃的,吃不了;不用買穿的,穿不完;不要給錢,沒處花”。一句一把心酸,那我們還能為你做什么呢?我想大概只有陪伴您就知足了吧。
我說外婆拍照、拍照! 您卻回答“每次都拍照干嘛”?這不,每一次記錄,所有的看望都了然可見,還屈指可數,我連湊個九宮格都要塞一次拍了幾張的相片來湊數,可悲不可悲?
外婆您是數字精,老了老了,我們所有兒女兒孫的出生年月您都一一記得; 毛主席語錄現在都會順溜的背出來。十歲那年,你教會我念我們的家譜,您說我聰慧,說我什么都會點,我有這么優秀的外婆,您說,我能讓您失望嗎?
年長了,各有各的家庭了,我說有貸款,您就在那操心,說我什么時候能還完債?您又說,人各安天命,不用太強求。我猜,如果把您操心我們的這些事用來補天都夠了吧?
我要回家了,您哽咽,說“不見還不怎么想念,見了又更加想,真可憐,怎么會有要分開各回各家這么一說”!背對著我說:“不送了”,緊接著把門關上了。我猜,您是在房間里抹眼淚吧?
一路上思念著,到家我已是一把鼻涕一把淚,今天就想要記錄您,記錄您的一言一語。都說老了都如三歲小孩,要真是小孩該多好,您也不用操心這么多,是不是?
外婆,愿您余生多福多壽,晚年身心康健 !
――(81歲外婆篇)
2019年4月13日于新路寨
勐海縣民族中學畢業的王慧雖然學歷不高,但平時卻非常注重對自己文化水平的提升,經常會寫一些小短文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我常在她的朋友圈上看到類似的語句:
“問我,南糯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我想跟您說,南糯山是一個被天使吻過的地方,一個讓您一來就可以當作茶仙茶神的天堂”。
“諷刺吧,這絕對是世上最遠的距離,僅隔著一條梗,干看著河水滾滾向下順流,田里卻沒有半點水,哇喔!”
“心生敬畏,敬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生崇敬,崇敬老者們的勤勞播種!普洱茶,一山一味,一味一景,游走在景邁山上,呼吸著參天大樹,每片葉子帶來的愉悅感,……走著、仰望著、感嘆著、暢快著……”
王慧的家族都傳承了僾尼族的優秀傳統,十分孝順。她的表弟王龍,一個帥氣的僾尼小伙子的微信名就是“百善孝為先”。
最后用她的一篇發在微信朋友圈的短文結束此文:“對待有靈性、善良的事物,我一直以一顆謙卑的心來仰望,而不是俯視”,這就是與茶共舞的王慧內心真情的流露。
陳財,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云南瀾滄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 關于普洱茶,你想知道的,這里都知道 .能為你提供專業、快捷的1對1解答,朋友圈每天都更新發生在云南有趣的故事 ,采茶做茶及普洱茶全部干貨知識!只想把真正的好茶給愛茶懂茶的人!添加微信:435121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