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曼峨地處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境內布朗山的中心地帶,隸屬于老班章行政村。海拔1650米,略低于老班樟。據寨中古寺石碑記載,建寨時間為傣歷元年,至今已有1370多年歷史。老曼峨古茶林生態原始,古茶雜木,蘭草石斛,青藤苔蘚纏繞交織成林,森林覆蓋面積大。古茶樹齡在一百年至五百年左右,成品茶其味苦若黃連,甜似甘草,口感獨特,聲名遠揚,稱為苦茶。近幾十年栽培的小茶樹,成品茶稱為甜茶。班章村的茶樹約分四類樹種,大白毫種,苦樹種,甜樹種,班章本地種等。老曼峨村以苦樹種,大白毫種居多,所以明顯葉壯味苦。
這是一款,2019年早春三百年至五百年苦樹種的老曼峨古樹。三月采摘自然萎凋,柴火鐵鍋殺青,手工揉捻,日曬干燥而成。
成品干茶,為標準大葉種茶,葉壯芽肥,一芽二葉,枝葉相連,自然伸展,葉大毫密。色澤葉片蒼綠黃褐,毫絲覆面;芽頭嫩黃銀毫披滿。
干嗅,氣韻干鮮凈爽,蘭苔欖韻深沉,松菌煙氣飄緲,山野氣息濃烈。梅鮮蜜蕊蘭幽,氣入胃開。
沸水沖泡。
搖香,花馨果味,烏梅濃郁,松煙脂蜜,青苔蘚鮮。
【開泡】
仙斛松花幽蜜,欖氣入鼻,老蘭驚目。
【第一泡】
湯色明黃霧遮半透,毫絨滿湯。湯味柔綿細軟鮮酸甘潤,入口即化,剛覺微甘立轉苦極,津水流溢;舌尖涼,舌底苦,舌面麻;腭冰齒凍,腮酥喉潤;喉底桂元棗皮甘甜,辛苦不去。杯底苔鮮蘚新,胃氣上溢。
稍事,只覺口中甘苦相融,氣圓柔滿;體內中脈生發,百匯氣盈,印堂清亮,胸汗背蒸。
【第二泡】
嗅之,大海的潮腥歷歷清晰。軟軟的茶湯落入腹中,齒隙酸鮮酥凍,鼻孔涼風習習;舌面舌根黃連苦,兩側清風喉中潤;突然腹動氣涌,立覺肚餓饑來。一口白水飲下,甘甜無比舒心。
【第三泡】
柔綿濃郁的茶湯苦若黃連,清苦純粹,一味到底,降一切心火;終于苦降甘升,甜如甘草,回甘無盡,心清腦醒。
【第四泡】
湯色橙黃半透,懸絨。茶在口中滿腔滿喉的清苦,湯過齒涼酥麻,兩頰津流,喉底泉涌,只留清苦在舌,兩目清明。稍事,甜由心起,甜菜般潤,甘草般甜,甜中含苦,苦中有甜,甜苦一味,甘涼一體。
【第五泡】
棗皮清苦中含著甘甜,烏梅鮮酸,薄荷辛涼,齒凍舌涼喉潤,氣運身搖。漸漸辛苦生甜,大腦清平,百匯風徐;眉松目弛,心悅氣和;終于身汗細密,泉滴水流。
【第六泡】
湯色一成不變,連苦草甘深重,蘭柔水潤,腔涼齒凍,舌暖喉苦,只有腹饑難耐。一時,又感神飄陽動,動而不覺,全身輕松。
【第七泡】
石斛液稠,微苦含甘,清神醒目,辛涼穿鼻。此時氣滿腹飽,已不知饑;氣至涌泉,雙腳溫熱。苦駐喉底,久久不化。
【第八泡】
湯色已明黃清透,入口清潤,辛鮮顯著,苦甘相成。中脈輕氣上升,頭面輕松飄逸,身熱氣騰。再飲一杯清水,蜜蕊甘甜歷歷。
【第九泡】
有津不滯,有苦不留,有甘不膩,有辛不覺,湯澀液潤,水細汁滑。氣動周體,百絡溫怡。
【第十泡】
湯明黃清透,毫仍懸面。幽蘭清苦仍在,齒腔酥涼,無酸自鮮。湯過后,喉腔只留甘鮮涼潤清爽。杯底西瓜清香。
【第十一泡】
湯入口時已不覺苦,齒腔、上腭直至喉底只有清甜甘涼始存。稍涼,湯汁又肉又密,甘潤清涼正好。
【第十二泡】
喉下一股甘泉總在,口腔干干凈浄,頭目清清醒醒,身骨輕輕松松。杯蓋春蘭蜜韻清晰。
【第十三泡】
茶湯落腹,口中津液緩緩涌出,經喉下流,滿腔滿咽清甜甘涼無比,腹暖身熱肢溫,卻無一絲燥意。心平神怡,脈通氣足。
【第十四泡】
稍浸,辛苦又來。卻是苦微甘久,辛涼四溢。西瓜汁甘甜辛涼更顯。
【第十五泡】
濃郁的蓋香,仍是蘭鮮苔古深沉,面上飄著甜甜的荷香。
【第十七泡】
久浸,湯色金黃濃郁清透油潤。入口茶湯仍是苦甘相應,又苦又甘,同時俱足;苦甘盡時,舌齒涼潔,腔喉凈爽。
【第十九泡】
味淡了些,辛甜甘潤始在。反而喜者更多。
【第二十一泡】
浸,湯仍綿密,還是連草一心,只是苦微甘長。
久泡,最后只有一味甘草清甜辛潤,久久常在。
一碗茶底,西瓜湯汁濃郁。
葉底肥壯柔韌,梗嫩無芯;色澤嫩綠夾黃,葉脈清晰色淺,食之葉苦有渣。
苦樹種的老曼峨古樹茶大苦大甘,非它茶能比;其苦、甜、涼、潤、澀,勁大力足,苦若黃蓮,甜若甘草,澀若青欖,酸若含杏,涼若薄荷,潤若斛液;持久雋永,刻骨銘心。品此茶的講究,量少時甘苦同在,量稍大則巨苦無比,一般人難以承受,但愛者樂在其中;一旦喜歡,相似難覓,是重口味老茶友的偏愛之物。所以說老曼峨古樹是:
粉草甘甜黃連苦
一朝得味他茶古
排毒降火解腥膻
曼峨神行天下酷
陳財,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云南瀾滄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 關于普洱茶,你想知道的,這里都知道 .能為你提供專業、快捷的1對1解答,朋友圈每天都更新發生在云南有趣的故事 ,采茶做茶及普洱茶全部干貨知識!只想把真正的好茶給愛茶懂茶的人!添加微信:435121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