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糯,對于很多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曼糯在哪里?它不連南糯山,不靠布朗山,也不接巴達山,它獨坐勐海縣最北端,距勐海縣城100多公里,從縣城去看它不容易,順著瀾滄江去找它則容易得多。瀾滄江里流出思茅便進入西雙版納,進入西雙版納后滋潤的第一塊土地便是勐海縣勐往鄉,曼糯便在這里。
曼糯是勐往鄉最大的布朗族聚居地,有布朗族居住地地方就有古茶園,民國以前,西雙版納瀾滄江以西各茶山的茶葉大都經勐海--勐阿--勐往從糯扎渡過瀾滄江進思茅、普洱。這是江外的運茶古道,這條道穿過曼糯,從曼糯到思茅4天的路程,到瀾滄營盤1天的路程(營盤也有漢人收購茶葉),曼糯茶外運比南糯山、布朗山更為方便,這是曼糯過去興盛的地利因素。
曼糯最早的居民是布朗族,茶園自然由他們所開,三個寨的布朗人歷史上共種過多少茶園,沒有史料可查,曼糯的古茶園分布于寨子旁及四周的山坡上,順著進村的大路走,離寨子還有半公里便可看見成片的古茶園,曼糯久遠的歷史便進入視線。兩個寨子后面是一道較為平緩的山梁,東西長約5公里,整道山梁到處是零星的或成片的古茶樹,順著草坡走看,草叢里有數不清的古樹茶樁,可以看出這道山梁過去全是茶園。曼糯種著糧食的地里也零星生長著古茶樹,這些種糧食的地無疑也是茶園所改。曼糯的古茶園面積大但損毀比較嚴重,成林連片的少,茶樹分散,但從現存古茶樹占山面積來看,一百年前茶園沒損毀時面積至少在五千畝以上。
曼糯在勐海到瀾滄的古道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勐海至瀾滄的公路修通,曼糯的古道行人漸少,馬幫也沒有了,曼糯的茶沒人來買、村民們只有砍去茶樹種糧食,茶園年年減少。另外一方面,勐往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以后重點發展的是橡膠,茶葉不再是主角,幾十年來全鄉也沒有增加多少新茶園,廠家也很少去光顧勐往,曼糯的過去,曼糯那幾千畝古茶園真正是被外界遺忘。
五六十年代遺忘,自然的人為的損毀,使曼糯古茶園傷痕累累,即使如此,至今曼糯留下來的古茶園仍然有2000多畝,從可采摘的面積、產量來看,它并不比巴達、倚邦、莽枝、革登、攸樂古茶山中的任何一個少,還給曼糯以古茶山地名曼糯今日也有資格受之。
歲月流逝,曼糯無言,如今尋它,美質依然。方圓十里的古茶林故地,2000多畝尚存的古茶園,便是曼糯留給人們為它重新定位的珍貴史料。據考證,曼糯古茶園已有600多年種茶歷史,現今保留下來比較完整的有近6000
陳財,普洱茶新銳制茶工程師,1987年03月出生,云南瀾滄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術員、審評員、技術科長、總工程師,擁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經驗,交流探討。歡迎關注陳老師【微信: 435121 】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