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時間就要立冬,立冬有哪些習俗?
立冬節氣由來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也是秋冬季節之交,又被稱為交子之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過去人認為,從立冬起,陽氣潛藏,寒邪當令,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大蛤。
立冬節氣風俗
立冬的時候來臨,一般都是在十一月份的時候,這個時候天氣開始逐漸的變冷。那么在立冬節氣的時候有哪些風俗,立冬節氣的時候比較適合做什么呢?
1、吃餃子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代人延續著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2、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3、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立冬養生
1、白醋泡腳法
每天睡覺前用白醋泡腳,泡到渾身發熱,就能滋潤我們的皮膚。短短兩三周下來,皮膚就會變的潤澤。
2、負日之暄
背對著太陽去曬,一直曬到背部暖暖的,身體有些微熱的感覺。早晨八九點以及上午十點前的太陽都是非常好的。每天曬上10分鐘,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溫通陽氣,疏通經絡,提升我們的免疫力。
3、上班族經絡敲打法
敲打肩部疲勞肌(斜方肌),斜方肌是位于上背及中背的表層肌肉,并根據其肌纖維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斜方肌起自上項線、枕外隆凸、項韌帶及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鎖骨外1/3、肩峰、肩胛岡的肌。
立冬茶飲
1、黃芪紅棗茶
新鮮的黃芪20克、紅棗5枚,加入400毫升清水煎煮30分鐘即可。之后可續水多次煎煮,飲用一天。
功效:此茶可消除疲勞、提神、止汗,對于氣虛體質者經常出現的疲倦、盜汗等情況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大棗茶。
2、大棗茶
大棗(干)10~15克,用200毫升水燜泡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此茶具有益氣生津、補脾和胃的作用。
3、 核桃蜜茶
核桃仁10克,紅茶15克,蜂蜜適量。前兩味共搗成細末,用沸水沖泡后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溫腎納氣、充旺元陽的作用,改善肝腎氣血虧虛。
立冬飲食
立冬養生飲食四原則
飲食養生原則一:進補前先引補
飲食養生原則二:多食溫熱,少食寒涼
飲食養生原則三: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飲食養生原則四:咸味入腎補益陰血
中醫認為冬季對應人體的“腎”,而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咸入腎,咸味有補益陰血等作用。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適量多吃點咸味食品,如海帶、紫菜等。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